本報見習記者 張博
2021年資本市場大幅動蕩,尤其是近一兩個月,市場進入高低切換周期,機構調倉頻繁,賺錢效應急劇減弱。在此環境下,眾多去年績優、受到市場追捧的公募基金當前表現都不甚理想,但以穩健投資著稱的TOF類產品表現卻相對出色。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中信信托自主決策型TOF在市場調整期間,全系列所有產品最大回撤僅2.48%,在9月開放一舉獲募超過6億元,總規模突破100億元,在信托業內異軍突起,其中多策略TOF產品管理規模已達到全信托行業第一、全資管行業領先,成為信托產品中脫穎而出的標品“新星”。
事實上,自2009年起,信托公司就開始陸續試水TOF類產品,但在“兩壓一降”之前,市場對于信托產品的慣性思維依然是非標類的地產、城投項目為主導,標準化產品一直未能成為信托公司業務“主力軍”。自2018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和政策的變化,信托行業傳統融資類業務展業受限,各信托公司逐步發力資產管理業務與財富管理領域,大力開發標準化信托產品,信托TOF類產品經歷了數年的創新摸索,開始進入加速發展的“快車道”。根據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據不完全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年初至今,信托行業TOF產品已成立600多只,較2020年(同期約為400只)、2019年(同期約為200只)有了顯著提升,體現了信托公司轉型的積極意愿。
中信信托更是在往年積累的基礎上,持續發力標品賽道,于今年專門成立證券投資事業部,廣納賢才、聚焦投研、專攻精品,依托自主投研能力并結合TOF業務,構建了從類現金管理、純債、固收+、市場中性、多策略均衡、指數增強到股票多頭的不同風險和收益特征的標品產品貨架,可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收益要求,定制化提供豐富且優質的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及其組合。
中信信托自主決策型TOF產品成為受市場認可和追捧的明星產品并非偶然。中信信托副總經理兼證券投資事業部負責人劉小軍表示,此前公司一直在重點培育自己的標準化業務投資體系和團隊,比如睿系列TOF的負責人趙晞,自2007年起就在中信信托任職,是公司自主培養的踏實穩健、潛心研究的投資經理。如今破百億的成績,并非無中生有,而是多年來厚積薄發的結果。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