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透露,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一步將對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進行專門的考核,相關考核辦法正在研究,初步考慮要以市場利率為基礎,考核的資金成本以名義利率扣除通貨膨脹率后的實際利率為準。
除了上述政策外,為控制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緩解“融資貴”的問題,據王兆星介紹,銀保監會還將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是努力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的資金成本。要求商業銀行要實行內部的價格成本核算,把信貸資金更多地向小微企業傾斜,向這個領域發放的貸款要在內部的價格成本核算上也實行相應的傾斜。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市場上發行專項金融債,擴大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資金來源。也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更多地向中小金融機構提供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以推動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要盡可能限制和取消其他各種收費,除了貸款利率水平要根據風險定價,以覆蓋資金成本外,要最大程度減少和取消所有貸款利率以外的各種收費,包括一些通道的費用,管理咨詢的費用,都要盡可能降低或者取消。
三是在貸款分類、在資本計量方面,盡可能降低小微企業貸款的風險權重,這也對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提高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原銀監會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鋒表示,當前小微企業在銀行的貸款利率已經得到合理控制,但還有下降的空間。從社會抽樣調查的結果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基本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大型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5.1%到5.5%左右。第二類是地方性法人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大概在6.5%到7%。第三類是小貸公司等機構,貸款利率比較高,大概在24%。第四類是純民間借貸利率,在36%左右。
李均鋒稱,下一步要推動銀行業降低小微企業的貸款綜合成本或者貸款實際利率。除了上述王兆星所說的舉措外,還會主要推動小微企業貸款續貸政策落地,第一次貸款不難,第二次貸款還要不難。社會上反映小微企業貸款到期續貸的利率比較高,通過“過橋”抬高了周轉成本,這方面要進一步加大小微企業貸款創新力度,使續貸的成本也降下來。
“通過方方面面的努力,力爭年底之前使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在現有基礎上再有明顯下降,帶動整個社會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降。”李均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