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八年前的今天,債券通“北向通”正式上線。經過八年的快速成長,債券通已經成為連接境內外金融市場的重要橋梁,也是外資持續流入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渠道。
債券通有限公司發布的運行報告顯示,今年5月份,債券通“北向通”累計成交9156億元,日均成交482億元。與開通首月的日均成交15億元相比,增長超31倍。截至今年5月末,通過債券通“北向通”入市投資者達835家。
景順董事總經理、亞太區固定收益主管黃嘉誠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些數據表明,債券通推動了外資持有中國債券的規??焖僭鲩L,促進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從債券市場的深度來看,債券通也推動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多層次發展,促進了市場的創新和發展。
“北向通”日均成交增長超31倍
回望來路,2017年7月3日,債券通“北向通”正式啟動,為全球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通道。
境外投資者通過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聯通,可以在不改變原有交易和結算習慣的情況下,高效配置在岸人民幣債券資產。同時,也在滬深港股票市場互通成功實踐的基礎上,為互聯互通機制增添了新產品、開拓了新通道。
債券通“北向通”運行首日交易活躍,共有19家報價機構、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筆、70.48億元交易,交易以買入為主,共買入128筆、49.04億元,體現出境外機構投資熱情。八年來,“北向通”的成交額持續增長,由剛推出時首月日均15億元,增長到今年5月份的日均482億元,增長超過31倍。
當前,債券通已成為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的重要通道,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債券資產規模不斷攀升。
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堪l布的“2025年5月份境外機構投資銀行間債券市場簡報”顯示,截至2025年5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35萬億元,約占銀行間債券市場總托管量的2.6%。截至5月末,共有1169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其中605家通過直接投資渠道入市,835家通過“債券通”渠道入市,271家同時通過兩個渠道入市。
在黃嘉誠看來,債券通引入了更多來自全球的投資者,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降低了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債券通鞏固了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強化了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樞紐作用。此外,債券通為境外投資者提供人民幣資產配置渠道,推動人民幣資產國際影響力提升。
更多雙向互通機制相繼開通
除了債券通“北向通”,近年來更多雙向互聯互通機制也相繼開通。2021年9月24日,債券通迎來“南向通”,為內地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渠道配置境外資產,增加海外投資機會。
三年多來,債券通“南向通”運行勢頭良好。根據上海清算所數據,截至2021年9月末,通過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式托管“南向通”債券35只,托管余額55.25億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末,通過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模式托管“南向通”債券918只,余額5329.4億元,債券托管量和數量明顯增長。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同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包括進一步優化擴容債券通“南向通”的安排。其中明確,“后續將擴大合格境內投資者范圍”。
彭博大中華區總裁汪大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隨著債券通“南向通”合格境內投資者范圍的擴大,有望進一步助力投資機構優化資產配置,為香港債券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提升市場流動性,深化境內外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
2023年5月15日,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上線運行,其中“北向互換通”率先啟動開通,即香港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投資者,通過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參與內地銀行間金融衍生品市場。
“北向互換通”自上線以來,交易日趨活躍,為兩地金融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香港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北向互換通”累計交易清算7.16萬億元,吸引82家境外機構參與,已發展成為境外投資者管理人民幣資產利率風險的主要渠道,持續吸引更多境外資金增持中國市場債券。
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蹄疾步穩,投融資環境持續優化。
自2019年以來,中國債券先后被納入彭博巴克萊、摩根大通、富時羅素三大國際債券指數,近年來權重逐步提升。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在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的權重已達到9.7%,較四年前提升了3.7個百分點,并于2024年11月份超過日本,升至全球第三;中國國債在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中的權重為10%,已達到國別最大權重;中國國債在富時羅素國債指數中的權重已達到10%,是最初預計的兩倍。
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仍然有很大的空間。目前境外投資者持債量占比僅有2.4%,與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其中,境外機構持有我國國債約2萬億元,在國債總托管量中占比5.9%)。
“未來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前景非常廣闊,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趨勢并不會改變。”黃嘉誠預計,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金融市場的不斷開放,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投資規模和數量都將會進一步增加。中國債券市場規模龐大,市場潛力巨大,同時政府也在不斷推動金融市場的開放。這些因素都將成為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動力。此外,中國政府還在不斷推進金融市場的改革和創新,包括推動綠色債券、金融企業創新型債券等,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