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冀川)7月3日,由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組委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承辦的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云智算安全論壇暨第三屆“SecGo論壇”在京召開。
本屆論壇聚焦人工智能安全、云安全、軟件供應鏈治理發展趨勢,從產業發展、關鍵技術、應用實踐等角度,全面展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研究成果,各行業專家圍繞前沿的行業研究與落地實踐經驗開展交流分享,為行業探尋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為積極營造安全可信網絡生態環境,中國信通院面向創新安全技術領域供需雙方開展“可信安全”系列評估,覆蓋人工智能安全與應用、云安全、軟件供應鏈治理等領域,成為新安全技術領域研發、選型和應用的重要參考。論壇公布了最新一批的可信安全評估結果。
在云安全領域,中小企業業務加速向云端遷移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如何應對上云安全的挑戰和需求,以及如何筑牢持續運營的安全基石成為關鍵議題。為引導中小企業客戶提升上云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中國信通院與華為云聯合斗象科技、海泰方圓、大連亞明、圖湃醫療等中小企業作為第一批成員單位進行“中小企業上云安全十條”的倡議發布,助力中小企業強化上云安全意識、消除風險應對誤區,持續提升上云安全防護能力。
網絡安全保險作為融合網絡安全技術與金融風險管理的創新工具,正逐步成為企業應對網絡風險、保障業務連續性的關鍵手段。在此背景下,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國信通院云大所共同發布《網絡安全保險實踐與效果評估報告》,報告聚焦網絡安全保險的實踐路徑與效果評估,助力構建更加完善的網絡安全保險生態體系。會上,中國信通院云大所副所長栗蔚、螞蟻集團密算科技首席安全技術官邱喆彬共同參與發布儀式。
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企業依賴外部軟件產品服務供應商獲取解決方案,以滿足其業務拓展、流程管理等方面需求已成為業界常態。為提升企業軟件供應鏈管理的韌性與透明度,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啟動軟件供應鏈供需賦能“清鏈”計劃,從安全、質量、成本、交付等方面規范供應商行為,促進企業軟件供應商管理能力不斷提升。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