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梁傲男
日前,“2024清潔能源科技資本大會”在山東東營召開,會議以“綠電化工與并網消納”為主題。會上,隆基綠能產品管理中心產品策劃副總裁李紹唐發表了以“新型能源體系下高效光伏BC電池技術發展與探討”的報告。他表示,BC電池技術的技術革命與單晶技術革命非常相似,將首先在優勢場景占據一席之地,逐步推動市占率的大幅提升。
隆基綠能產品管理中心產品策劃副總裁李紹唐
李紹唐表示,光伏市場早期以鋁背場電池技術為主導,直到2000年,該技術進入產業化應用階段。隨后,技術的不斷迭代與提升始終圍繞著降本增效這一核心目標。TOPCon等新型電池技術憑借其鈍化特性和結構創新,迅速實現了產業化,顯著提升了組件效率。在這一背景下,BC技術被融入其中,形成了更為先進的電池技術體系,為光伏電池技術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國光伏行業在推動技術迭代與生產力升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組件功率大幅提升,產品價值深度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光伏行業總產值已超過1.75萬億元,晶硅、硅片、電池片等關鍵產品的全球產量占比均超過80%。在這一背景下,光伏電池技術,如TOPCon、異質結(HJT)、BC等,憑借高發電量、高效率和更低度電成本等優勢,正迅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
隆基綠能作為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專注于BC技術的研發和量產。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2024年1月份至9月份,隆基綠能的BC組件銷量達13.77GW。此外,在HPBC2.0產品方面,公司目前已在手訂單(Hi-MO9組件)達到1.8GW,預計將在明年交付。
“基于BC平臺技術,隆基已形成集中式、分布式場景全覆蓋的領先產品布局。在同等面積下,和TOPCon相比,隆基BC二代產品的發電量高6%,這些增加的發電量可以給客戶帶來更多的價值。無論是屋面電站還是地面電站,一個電站的稅前利潤率大約是30%—40%,發電量增加帶來的收入增加意味著可以將稅前利潤提高15%—20%。”李紹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同時,新技術在成本方面實現大幅度降低,電池效率紀錄不斷刷新。李紹唐表示,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HPBC2.0組件效率達到25.4%,創造了新的晶硅組件效率世界紀錄,打破了海外企業長達36年的塵封壟斷。BC電池的轉換效率已接近晶硅技術的理論極限,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傳輸技術的優化方面,李紹唐提到,隆基綠能在組件的背面設計上采取了多元化的策略,分別對雙面和單面組件進行了針對性的優化。BC電池2.0版本作為高溫技術,可靠性與穩定性高。此外,其互聯方式也實現了革新,由傳統的上下互聯串聯轉變為更為簡潔的全背面一字型互聯,極大地簡化了電池片之間的連接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
從產品價值的角度來看,BC電池技術的增效特性尤為突出。它使得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能夠安裝更多的組件容量,從而有效節省了交流成本,并減少了線纜等材料的消耗。同時,BC電池還具備一系列獨特的優勢,如出色的抗陰影遮擋能力、能有效降低熱板溫度以及顯著提高發電增益等。這些優勢共同賦予了BC電池在分布式電站、海上光伏等土地成本較高的應用領域優勢更為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BC技術門檻較高,在中國企業進入之前,BC產品年產量不到1GW。然而,隨著隆基綠能等龍頭企業的進入,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企業BC產品出貨量已經接近12GW,極大推進了BC技術的產業化。中國企業極大地推動了BC技術的產業化,全激光的技術路線已經成為BC技術的主要方向。
展望未來,李紹唐表示,隆基綠能希望在單節晶硅領域掀起BC技術革命,通過提升轉換效率、降低度電成本為行業創造更大價值。在后續的技術迭代中,公司計劃開發疊層電池技術,并在尺寸上做出優化,以實現更高的效率水平。
(編輯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