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丁蓉
6月28日,南方電網公司、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組織召開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連續結算試運行啟動會。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是我國首個連續運行的區域電力市場,交易范圍覆蓋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注冊主體數量超過22萬個,包括煤電、核電、氣電、新能源、水電等各類發電電源和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等主體。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背景下,更大范圍內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更好應對電力供需波動、更有效解決新能源消納矛盾的重大實踐創新。南方區域電力市場轉入連續結算試運行,是我國首個打破省級行政區劃限制實現多省區電力資源統一優化配置的電力現貨市場,標志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南方區域‘電力超市’試運行,覆蓋多個省份,通過市場價格信號的引導,讓電力流向需要的地方。這不僅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而且將促使電力價格更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重塑競爭格局,各類市場主體在更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中競爭,激勵企業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推動電力行業整體發展。”
每天不間斷、跨省區交易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統一出清電力現貨市場,日交易電量規模達38億千瓦時,超過英國、法國、德國用電量規??偤?。6月28日,超過831家電廠和700多家用戶參與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結算,申報電量達22億千瓦時。其中,501家新能源場站參與報量報價。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連續結算,這意味著電力交易由過去按周、按月交易,變為現在每天不間斷、跨省區交易。
廣州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發展”)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屬下5家電廠與2家售電公司均積極參與南方區域電力市場,一是通過參與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專班研討,掌握最新政策規則修編情況以及運行機制,并提出相關意見建議;二是加強解讀分析相關政策規則,提前謀劃布局準備;三是做好發售兩側交易工作,持續優化發電側現貨報價及售電側電量申報策略,加強關注跨省區中長期交易,力爭實現交易創收。”
據悉,南方區域電力市場自2022年啟動試運行以來,持續優化市場機制設計,設立“聯席會+管委會”管理模式,構建了“1+N+5X”規則體系,通過4輪次的調電試運行和8輪次結算試運行,市場規則機制、運營管理、技術支持系統得到全方位驗證。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首席分析師兼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思遙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已明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這意味著未來5年仍將新增大量新能源裝機。通過市場機制創新,讓清潔電力能夠在更大范圍交易、消納,讓新能源發電、常規電源、電網企業以及用戶各方都能獲得合理激勵,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構建靈活高效的電力市場體系。”
產業鏈企業緊抓新機遇
在國家能源局統籌組織下,去年11月份,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聯合多家單位共同發布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發展規劃藍皮書》提出了“三步走”發展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電力市場頂層設計基本完善,實現全國基礎性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基本規范統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推動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監管公平統一、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到2035年,完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支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面建成,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產業鏈各環節上市公司受益于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廣州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現貨交易模式下,發電企業可一定程度上根據自身變動成本報價參與市場競爭,實現‘自調度’,公司通過不斷優化交易策略及流程,力爭屬下電廠在現貨高價時多發電賺取邊際收益。”
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新集團”)在能源互聯網領域創新服務超過10年,搭建并運營生活繳費、聚合充電、虛擬電廠等多種電力服務平臺場景。朗新集團相關負責人近日在交易所互動平臺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電力市場化改革,將改變現有的電力能源供需體系,新能源資產的建設和運營需求顯著提升,為公司帶來了高速發展的新機遇。”
北京恒華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華科技”)在電力市場化改革縱深推進背景下,依托技術積累與市場布局積極拓展電力交易業務。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恒華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以用戶側資源聚合、儲能電站商業化運營以及交易系統升級為核心抓手,拓展電力市場化交易業務。
袁帥表示:“隨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持續推進,將為新能源運營商、儲能企業、虛擬電廠運營商、服務于電力市場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等眾多市場主體帶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