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十分活躍,其中,多家上市公司涉及實際控制人變更。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按首次公告日期統計,下同)共有145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大股東等籌劃了變更控制權事項。而在去年同期,僅有44家公司籌劃了相關事項。
從進展情況來看,上述145家控制權變更事項中,46家已順利完成交易,2家宣告失敗,其余公司的控制權變更事項仍在進行中。
受訪人士認為,隨著“并購六條”系列舉措全面落地,為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環境和發展機遇。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控制權變更交易呈現顯著增長態勢,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是出現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過精簡審核程序、豐富交易工具、優化監管機制等系列舉措,并購重組的運作效率顯著提升,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參與熱情。而在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的背景下,企業控制權變更已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重要引擎。通過控制權變更實現資源整合與戰略調整,既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路徑,也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珠海黑崎資本投資管理合伙企業首席戰略官陳興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控制權變更的目標來看,產業垂直整合、快速進入新興產業是重要原因。
記者梳理今年以來發布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的相關公告了解到,當前,諸多企業通過控制權變更,意在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協同效應的最大化。例如,制造業企業收購上下游供應商或銷售渠道相關企業,以此增強自身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降低成本并提升供應鏈穩定性。此外,在籌劃控制權變更的部分上市公司中,也有因經營不善、財務困境等問題陷入發展低谷的企業,希望通過引入新的控股股東,為公司帶來資金、管理經驗等,助其走出困境。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新興領域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展現出巨大潛力,傳統企業或跨界資本通過獲取相關上市公司控制權,快速切入新興產業賽道,搶占發展先機。”陳興文表示,并購重組導致的控制權變更現象將呈現出多維度的發展趨勢。從產業角度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崛起的浪潮下,圍繞這些領域的控制權變更會更為頻繁,成為企業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的重要手段;從市場環境角度看,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將更加強大,這既會促使更多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優化股權結構、實現控制權變更以提升自身價值,也會對并購重組的質量和規范性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隋東提醒,控制權變更需要政策引導與市場機制協同發力,既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通過政策引導確保交易規范有序進行。“在當前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控制權變更已超越簡單的股權交易范疇,成為推動產業升級、培育新發展動能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