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六部門聯合發文 預制菜行業規范化進程有望加速

    2024-03-27 20:59  來源:證券日報網

        萬聯證券研究所大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 陳雯

        近年來,預制菜作為新興食品產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占了老百姓的“舌尖”,其發展雖然迅猛,但也伴隨著一些爭議。

        一方面,發展預制菜產業對促進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工業轉型、消費升級、創業就業等方面均有積極意義。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眾多資本也涌入預制菜這一賽道,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為5165億元,同比增長23.1%。

        另一方面,預制菜也面臨范圍泛化、標準不統一、產業政策扶持范圍不一致、消費者憂慮預制菜添加防腐劑等問題。

        在此背景下,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四個方面對預制菜行業進行了規范。

        第一,首次在國家層面明確預制菜的定義和范圍。2022年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預制菜產品規范》標準中,預制菜被定義為“以一種或多種食材為主要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輔料和調味品(含食品添加劑),經洗、切、搭配等加工或炒、炸、烤、煮、蒸等技法烹調后制成的即食、即熱、即烹、即配菜肴或主食。”而此次《通知》定義,預制菜“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腌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相對于此前中國烹飪協會的定義,進一步收窄和明確了原本含義較廣的預制菜范疇:一是突出安全性,規定預制菜不得添加防腐劑;二是連鎖餐飲企業廣泛應用中央廚房模式制作的菜肴,不納入預制菜范圍;三是突出菜肴屬性,僅經清洗、去皮、分切等簡單加工未經烹制的凈菜類食品,屬于食用農產品,不屬于預制菜;四是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面包、漢堡、三明治、披薩等主食類產品不屬于預制菜;五是不經加熱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涼拌菜也不屬于預制菜。

        第二,健全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統籌制定嚴謹、統一的覆蓋預制菜生產加工、冷藏冷凍和冷鏈物流等環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強化預制菜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同時制定預制菜術語、產品分類等質量標準,推動行業整體規范發展。

        第三,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一是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把原料質量關,切實保障預制菜產品食品安全;二是加強生產許可管理,修訂完善相關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細則,提高預制菜行業準入門檻;三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預制菜生產經營企業進貨查驗、生產過程控制、貯藏運輸等環節質量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組織開展預制菜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

        第四,統籌推進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優質原料保障能力、提升關鍵技術創新研發水平、加快先進生產工藝裝備應用、積極營造良好產業發展環境。

        當前食品工業化趨勢日漸明顯,冷鏈物流市場規模持續擴張穩保技術供給,連鎖餐飲提速發展及餐飲消費主力年輕化分別驅動預制菜行業B、C端需求高增。同時,預制菜目前也存在行業準入門檻低、集中度較低、相關標準尚未健全等問題。此次《通知》出臺將加速行業規范化進程,推動各項制度標準的建立與完善,行業龍頭企業有望受益于準入門檻與行業集中度提升及行業競爭格局優化。此外,《通知》重點提出了不添加防腐劑、制定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等食品安全相關要求,對于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完善、生產銷售等各供應鏈環節管理能力優秀的行業龍頭企業,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編輯 李波)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