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曹原赫
7月份以來A股呈現震蕩態勢,但并不妨礙資金的持續流入,資金借道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入市的熱情依舊。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收盤,7月份以來全市場659只股票型ETF產品份額合計增加729.82億份,增長率達6.63%;若以申購當日成交均價粗略計算,約有1040.10億元資金入場。
值得注意的是,7月25日開始,ETF基金份額增長開始加速。7月25日至8月11日收盤,全市場股票型ETF份額增長達442.82億份,占7月以來總份額增長的六成以上。
對此,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李建杰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市場受到利好消息刺激,投資者的交投意愿也隨之提高。
從基金份額增長來看,科創50ETF增長154.94億份,居首位;滬深300ETF增長83.61億份,居第二位。記者注意到份額變化居前十基金中有6只為寬基類ETF。
CIC灼識咨詢合伙人朱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ETF份額在增加,主要原因是投資者的情緒得到了有效提振,其中熱門寬基類ETF份額增長十分突出。”
同時,近期板塊快速輪動,主題指數ETF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關注。按基金類型來看,主題指數ETF、規模指數ETF、行業指數ETF、策略指數ETF、風格指數ETF期間份額增長31.04%、26.79%、15.39%、0.49%、0.14%。其中,主題指數ETF份額增長339.50億份;市場規模增加253.67億元。
具體來看,醫療ETF、芯片ETF、酒ETF在主題指數ETF份額增長中排前三位,分別為66.66億份、28.11億份、17.23億份。按照估算約有538.04億元、238.29億元、166.19億元借助上述3只ETF進入A股市場。
對于上述三行業的投資機會,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喜龍表示,醫療ETF屬于剛需邏輯,伴隨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醫療的需求會逐年遞增,確定性高;芯片ETF是國產替代邏輯,需求逐步提升,而國內自主研發的投入也會大幅增加;酒ETF是消費復蘇邏輯。當下投資酒ETF的風險較小,收益確定性較高。
朱悅認為:“醫療和芯片價格處于相對底部,考慮到風險基本釋放完成,未來可能會迎來中長期的修復。消費是確定性比較強的板塊,當經濟恢復的時候,最終消費類上市公司會迎來營收和利潤的增長,這也是投資者看好國內經濟恢復的表現。”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表示,近年來A股市場規模漸趨龐大,市場的投資理念更趨成熟。目前看,投資者開始更多偏向于寬基ETF,如滬深300ETF,也偏向于那些行業景氣清晰可見,或者說行業前景相對確定的領域,如醫療、酒、芯片等領域。由于這些領域的生意模式較為獨特且市場需求較為確定,因此,受到市場參與者偏愛的ETF基金,未來仍有一定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