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年多,又有龍頭券商旗下資管公司獲批公募牌照。1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告,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公司(下稱國君資管)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上海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批復》。據記者了解,在獲批公募業務資格后,國君資管再通過現場檢查等一系列程序后,便可開展公募業務。
此前,國君資管在2020年已進行了一系列組織架構調整。為落實國泰君安董事長賀青提出的“三個三年三步走”戰略,國君資管啟動了對投研條線的綜合改革,從投資能力、梯隊建設、考核機制三方面制定了補短板、強能力的規劃,為進軍公募市場做好準備。
國君資管成立于2010年,是業內首批券商系資產管理公司。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截至2020年三季度,國君資管月均管理規模為57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三;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為3586億元,僅次于中信證券,位居行業第二。
據業內人士的觀察,國君資管在多年發展中保持穩中有進,重視主動管理能力和全產品線布局,業務發展相對平衡。
在過去一年多的券商公募化改造大潮中,公司完成了公募化的“首秀”。國君資管旗下第一只權益類“參公”大集合“君得明”成為爆款產品,單日銷量超過120億元。據記者了解,公司的另一只權益類“參公”大集合產品“君得鑫”截至目前的規模已近100億元。
“爆款”頻出,源于公司在投研方面的連續10多年的投入和積累。有接近國君資管的人士表示,該公司的高管層極為重視投研專業能力的建設,看重投研人員的長期業績和風格穩定,且在人才引進方面嚴格把關,團隊流動性也較小。在公募基金中,有10年投研經驗的投資經理已能“撐起一面大旗”,而在國君資管的人才培養體系中,這樣的員工還只能稱作為“新生代”。
龍頭券商資管進軍公募行業有何優勢?
一位券商資管行業的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券商資管在平臺協同、資產端、資金端、渠道端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其自身的投研能力和產品創設能力也將為公司創造出新的增長點。券商資管直接入局公募行業,盡管短期內難以撼動公募基金公司的領先地位,但必將改變現有的行業生態。對龍頭券商資管而言,必須持續打造差異化的投資管理能力、具備精細化的資產定價能力、不斷完善風險管理能力,才能在資管市場的競爭中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