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冷翠華)近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通報了2024年度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核評價情況,中國人保連續第七年獲得最高等次評價——“好”。
自2002年開始,中國人保定點幫扶工作已經進入第24個年頭,幫扶縣也增加到5個,是金融系統承擔幫扶縣最多的單位之一。
2024年,中國人保從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出發,扎實做好產業、就業、消費、民生等一樁樁、一件件小事、實事,傾心、傾情、傾力答好定點幫扶這道“大題”。
黑龍江樺川的大米、陜西留壩的食用菌、江西吉安的蜜柚、樂安的山茶油、四川紅原的牦牛……從荒坡旱地到“致富田”,從廢棄工廠到“產業園”,中國人保一個個產業幫扶項目都印證了,“小產業”也能激活鄉村振興“大動能”,帶動脫貧人口就業增收,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鄉村振興5年過渡期以來,中國人保在5個幫扶縣累計扶持產業項目100余個,捐贈資金投入產業的額度超過1.12億元。
中國人保充分發揮保險功能作用,2024年向5個定點幫扶縣累計支付各類賠款2.6億元。
缺乏專業技術人才是制約農村全面發展的一大難題,對此,中國人保深入調查了解各個幫扶縣的現實需求,圍繞現代化種養、智慧農業、農村電商等,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切實提升脫貧地區“造血能力”。
2021年以來,中國人保累計培訓鄉村振興基層干部、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等超過3.6億人次。同時,不斷強化人才支援,2024年,在鄉村振興領域,中國人保各級機構在全國共有掛職幫扶干部955人。
為更好地開展消費幫扶工作,中國人保2021年搭建了自己的消費幫扶平臺,架起了產銷之間的“連心橋”,一頭連著田間地頭,一頭連著餐桌消費,不斷把脫貧地區的“土特產”送出大山,送到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千家萬戶,真正把產量變銷量、把銷量變價值,讓老百姓一年的辛苦變成實實在在的收入。自平臺成立以來,累計上架超過4600款產品,消費幫扶金額超過2.33億元。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