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赴港上市的瀘州市商業銀行日前在中國貨幣網披露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去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6.81億元,同比增長28.87%;全年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4.13%至6.19億元。
該行去年亦正式對外公布H股上市意圖,并從去年10月份開始展開有關H股IPO的系列服務項目招標工作,赴港IPO工作有序推進。
定期存款高增長
截至去年末,該行資產規模較年初增長33.03%至708.79億元,其中貸款總額較年初增長33.48%至194.01億元,但從結構上看,貸款并非該行去年的主要增量資產,年末貸款總額僅在全行總資產中占比27.37%,其中貸款增量集中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個人經營性和消費貸款投放。
與此同時,該行去年末同業資產較年初大增168%至133.45億元,同業資產增量在全行資產增量中占比接近48%,同業資產帶來的利息收入也同比大增146%至4.01億元。
負債端,該行去年末同業負債余額較年初略微減少,主要負債增量集中于存款、同業存單發行余額的增長。該行年末存款總額較年初增長35.87%至421.45億元,其中定期存款在增量中占比高達67%,零售存款增量高于公司存款增量。
該行表示,2015年年底該行推出了個人五年期定期存款新產品“月月紅”,由此帶來個人定期存款的穩定增長,存款結構得到改善,個人存款與公司存款的占比由前幾年的2∶8提高到4∶6。
值得注意的是,該行去年資產質量明顯下降。其中,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分別較年初增長150%、上升0.46個百分點至1.93億元和0.99%;逾期貸款也呈現“雙升”態勢。
去年該行也重點推進二級資本債券發行、增資擴股和籌建成都分行等工作,相關工作均已順利完成。其中成都分行于去年2月掛牌營業,邁出跨區域經營的第一步。
繼續推進赴港IPO工作
成立于1997年的瀘州銀行,是四川省首批組建的城商行之一。截至去年末,該行注冊資本為16.37億元,前十大股東中有多家瀘州市國資委下屬企業。
按照股權穿透后的實際持股情況來看,瀘州老窖集團以22.09%的合計持股比例,位列該行第一大股東;四川佳樂企業集團、瀘州鑫福礦業集團兩家省內民企分列第二大、第三大股東,分別持股17.01%和16.56%。
該行也在去年9月底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發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系列議案。這也是四川省第二家正式披露IPO意圖的本地法人銀行,此前成都銀行已于2018年1月底成功在A股上市。
據記者了解,從去年10月開始,該行陸續開展H股IPO保薦人、境內外法律服務、財經公關服務、IPO路演服務、IPO合規顧問服務、公司秘書服務等系列項目招標,赴港IPO工作有序推進。
此外,“加快瀘州市商業銀行在香港H股上市步伐”也被列入瀘州市金融辦2018年重點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瀘州市商業銀行也是所有擬赴港上市中小銀行(含已上市)中資產規模、凈利潤規模最小的銀行。即使與H股銀行中規模最小的九臺農商行相比,瀘州市商業銀行也存在巨大差距。數據顯示,去年末九臺農商行資產規模達1870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12.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