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郭冀川)作為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的組成部分,7月4日,由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承辦的“數字經濟與城市發展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楊偉國教授主持成果發布和主題演講環節。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畢娟副研究員代表課題組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創新評估報告》,解讀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的區域格局。報告顯示,北京創新指數位列全國首位。并從梯隊分布、重點指標、不同區域、主要經濟圈、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等維度評價全國各地區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最后從產業結構數字化轉型升級、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人才培養、強化技術創新能力、開發數字政務平臺、推進數據開放和共享等角度提出對策建議。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范文仲以“城市金融發展目標與數智經濟創新”為題發表演講,他認為,城市金融發展目標應從規模轉向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透明度,尋找“雙向創新”平衡之路。人工智能時代應大力推動數智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數據高效供給,加強算力支撐作用,保障大模型穩健發展。他提出,金融機構與服務模式的趨勢呈現四大變遷:數據分析從定期財務報表向實時數據畫像轉變,支付結算從法幣銀行賬戶體系向穩定幣交易賬本轉變,募資方式從企業上市發行股票向RWA數字資產代幣化轉變,投資機構從傳統公司模式向數智合約社區轉變。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規劃所主任崔穎以“數智驅動城市全域轉型的實踐與思考”為題發表演講,她表示,人工智能驅動城市進入全域數智化轉型新階段,要推動城市全域數智化轉型發展,一是加快建設城市數據流通設施,打造多跨數據協作網絡,培育高質量數據生態;二是遵循適用實用發展原則,循序漸進完善城市大模型服務生態;三是強化城市全域場景開放與要素支持,產城融合促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四是堅持分級分類,制定符合城市“基因”的轉型路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編輯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