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北京時間3月21日,美股上市的數字科技服務商樂信發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2023年,樂信營收131億元,同比增長32%;利潤(Non-GAAPEBIT)18億元,同比增長41.1%。2023年全年營收、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
去年交易額2495億元
規模方面,樂信去年交易額2495億元,同比增長21.9%;管理在貸余額1240億元,同比增長24.5%。
樂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肖文杰表示:“2023年全年貸款總額將近2500億元人民幣,與全年指導目標的中點一致,同比增長21.9%。未償貸款余額攀升至12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5%。我們經歷了富有成效的2023年,在經濟復蘇緩慢和信貸市場波動的時期,顯示出強勁的復蘇和增長。”
截至2023年底,樂信普惠已累計為超過400萬小微、個體工商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交易額超過350億元。
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樂信業績有兩方面亮點,一方面是全年營收、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另一方面從樂信披露業績來看,其資金來源結構已經日益完善,包括全國股份制銀行、萬億級城商行、農商行等。這說明樂信的資金成本在降低。”
注冊用戶總數達到2.1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樂信注冊用戶總數達到2.1億,比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89億增長10.9%;信用額度用戶達到4230萬,比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4000萬增長5.8%。
財報顯示,去年樂信研發投入5.13億元,通過探索AI、大模型等新技術并應用到數字金融全鏈條。其中,樂信自研大模型應用加速落地,在用戶畫像識別領域發揮作用。
風險驅動方面,第四季度樂信提升了央行征信的覆蓋率,與字節等生態數據廠商聯合共建RTA模型,流量識別能力顯著提升,完成多條業務線的模型升級改造,風險排序指標有近30%的提升,特優和優質客群的交易額比例環比三季度提升12%,老客新增風險環比下降超15%。
據披露,目前樂信電商業務正充分發揮分期特色和場景優勢,深入挖掘年輕消費者消費潛力。其分期付款電子商務平臺2023年的總交易額為52.89億元,比2022年的43.90億元增長20.5%。同時,去年12月底,分期樂商城攜手深圳南山區政府發放500萬元消費券,優惠券重點向包括華為、大疆、云鯨、創維等500多個國貨品牌傾斜,估算拉動消費達5000萬元以上。
中國(上海)自貿區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證券日報》記者總結認為,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樂信全年營收和利潤實現雙增長,表明金融科技公司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也說明樂信的整體公司戰略符合市場需求。綜合來看,目前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均在科技研發AI、大模型等新技術應用方面下足功夫,這有助于業務決策數字化和智能化,推動企業發展。
肖文杰表示:“展望2024年,公司將繼續秉持審慎經營原則,堅持風險優先,全力降低風險、提升盈利能力;以客戶為導向,矩陣化分客群經營,為用戶提供更合適的產品和offer;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提高用戶滿意度;完善多元的業務生態,打造差異化的樂信生態優勢。”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