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6月29日,歷時720天建設完成的國家電網寧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寧電入湘”工程),圓滿完成168小時試運行,開始向湖南送電,成為繼“寧電入魯”“寧電入浙”之后,寧夏第三條電力外送大通道。
據介紹,“寧電入湘”工程直流線路全長1616公里,途經寧夏、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6個省區(市),工程配套電源裝機容量共計1764萬千瓦,其中新能源1300萬千瓦,工程外送綠色電力比例超過50%。
寧夏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寧夏地處中國西北腹地,地勢海拔高,日照時間長,輻射程度強,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是我國首個新能源綜合示范區,發展清潔能源的優勢明顯,“寧電入湘”直流工程開始向湖南送電,在助力寧夏綠電消納的同時,對推進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積極穩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意義重大。
據介紹,“寧電入湘”直流工程總投資281億元,預計9月中旬全面建成投產。據估算,“寧電入湘”直流工程在寧夏可帶動包括配套新能源、煤電、儲能項目共計投資700余億元。
同時,在“寧電入湘”直流工程建設中,不少湖南本地企業生產的設備材料成為了核心部件。其中,雙極高端換流變壓器、500千伏電容器等產品均由特變電工衡陽變壓器有限公司、湖南大力電力建設集團等湖南企業供應。
另外,在“寧電入湘”直流工程穩步推進的同時,寧湘之間的能源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湖南能源集團正在建設300萬千瓦的風光新能源基地。其中,一期100萬千瓦的光伏項目,預計7月30日將全面并網。“湘產入寧”產業園一期已完成了全部樁基施工。
北方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曉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寧電入湘”直流工程開始向湖南送電,在進一步為湖南企業用電提供保障的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湖南企業的用電成本。“寧電入湘”直流工程的建設,有利于寧夏、湖南兩地經濟的發展。
張曉鳳還表示,依托寧夏新能源資源稟賦優勢,以及湖南突出的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優勢,寧夏、湖南區域間新能源產業合作也將成為兩地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
(編輯 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