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香飄四海,懸壺濟蒼生,中華醫藥源遠流長。過去7年間,我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一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2017年達到1.75萬億元,同比增長21.1%。根據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至2020年我國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將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20%。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中藥大健康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
必康股份(002411.SZ)作為一家集原料藥、中成藥、化學藥、生物制劑、健康產品研產銷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大健康企業集團,緊緊抓住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機遇,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拓寬發展思路,著力構建以“中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型制造模式,走出了一條將全球前沿的醫藥制造和工業4.0技術引入到中藥制造全過程之路,加速實現中成藥及藥材在加工生產過程中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不斷推動“必康制造”向“必康醫藥數字工廠”躍升。
中藥前處理、提取、制劑等過去需要大量人力來完成的工序,現如今必康股份都已經實現自動化生產。必康制藥車間里,提取、分離、配料、洗瓶、灌裝、密封、檢測、裝盒等一系列生產線流程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通過自動化控制,可確保過程控制參數嚴格執行國家參數要求,從而將中藥提取生產工藝由粗放型轉變為精細化,同時減少了大量的人力。傳承數千年的中藥處理工藝,正在被智能制造替代。
智能化技術不僅節省人力、提高產品一致性,更帶來產能的提升。智能制造是大力發展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必經途徑。加快智能裝備、智能生產線研發,構建智能化生產系統、智能化工廠,將推動我國中藥制造技術邁向高端水平。必康股份顯然走在了前列。
俗話說,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為了整合集團相關資源,集中力量打造一個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中藥智造企業,同時將發展目光投向大健康產業,全力構建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體系,必康新醫藥產業綜合體應運而生。

從新沂市驅車向西南大約十五分鐘,宏偉氣派的必康新醫藥產業綜合體映入眼簾,“制藥生產線技改搬遷項目”即坐落在綜合體。目前,“制藥生產線技改搬遷項目”中27條生產線整體建設已基本完成,生產線所需的智能制造領域的自動化設備、系統控制平臺、信息技術平臺已達到規劃要求。同時,增加了大量機器人和AGV智能設備,與西門子合作打造全球首家數據驅動下的柔性制造系統(工業云\ERP\MES\DCS(BACTH)\自動化數字單元等)已基本搭建完成,預計經過進一步校驗調試后將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據可研報告稱,“制藥技改搬遷項目”建成且全部達到設計產能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80億元,稅后利潤16億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