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富國基金12月16日公告稱,富國北證50成份指數型基金于12月15日生效,標志著首只北證50指數基金正式成立。
公告顯示,富國北證50指數基金募集期間為11月29日至12月13日,募集期有效認購總數為6723戶,凈認購金額約為2.67億元,為契約型開放式基金。
根據此前發布的基金合同,富國北證50指數基金采用指數化投資策略,緊密跟蹤北證50成份指數。在正常市場情況下,力爭將基金的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均跟蹤偏離度絕對值控制在0.35%以內,年跟蹤誤差控制在4%以內。該基金的投資組合比例為:投資于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備選成份股(均含存托憑證)的資產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的90%且不低于非現金資產的80%。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理論上,富國北證50指數基金12月16日即可進場買入北證50指數樣本股。”
進一步梳理發現,富國北證50指數基金從受理到批準再到發售、成立,可謂緊鑼密鼓。11月21日北證50成份指數上線首日,包括富國在內的8家基金公司,遞交8只北證50指數基金申報資料并獲受理;11月25日8只基金迅速獲批;11月26日8只基金火速定檔發行;11月29日8只基金正式發售;12月13日富國北證50指數基金結束募集、12月15日基金備案確認。
周運南認為,首只北證50指數基金從受理到成立僅用時26天,既體現監管部門對北交所二級市場的重視,也表明當前市場對增量資金的渴望。
在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合伙人常春林看來,審核流程速度之快,釋放了監管部門堅定持續為北交所市場引進“活水”的信號。北交所開戶交易門檻較高,北證50指數基金的推出能夠有效降低投資者參與北交所投資的門檻,豐富投資者分享北交所市場創新型中小企業成長壯大的紅利。同時,也能給北交所市場帶入更多資金和多樣化投資者,從而引導資金更好支持創新型中小型企業。
《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另外7只首批獲批的北證50指數基金還在募集中,有基金產品募集期延長至12月26日,該基金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順利的話,年底前產品能成立。”
自11月21日上線以來,北證50成份指數整體表現平穩。常春林認為,北證50指數成份股中“專精特新”企業占比較高,長期來看成長空間巨大,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隨著更多優質企業在北交所上市,樣本股也將不斷更新,更好體現北交所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地位,使得北證50成份指數更具投資價值。
在周運南看來,北證50指數樣本股作為北交所的頭部優質企業,從長線來看,其整體投資價值強于非樣本股群體,但從短線來看,其投資價值還是受市場短期交易情緒影響較大。
北交所開市一年多以來,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已取得良好開局。北交所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16日,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146家,總市值2107.62億元,主要分布在高端裝備、新能源、科技軟硬件、新材料等領域。后續隨著北交所相關制度進一步完善,或將迎來更多創新型中小企業登陸,從而實現高質量擴容。
談及后續北交所還將有哪些特色基金推出,周運南認為,隨著首批8只北證50指數基金的陸續成立,接下來北證50指數的ETF基金也可期待,待北交所上市公司達到一定規模后或將開發策略指數基金、行業指數基金等特色化指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