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張承惠:公募基金應回歸為投資者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

    2017-03-31 03:45  來源:證券日報 趙學毅

        ■本報記者 趙學毅

        3月30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張承惠,在“2017年第12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會”上做了主題發言。她認為,在脫虛入實的戰略方針下,公募基金理應回歸“為大眾投資者服務、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本源,更專業地識別實體經濟運行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通過自身產品的可行性設計,轉化為公眾投資產品,這也是公募基金責無旁貸需承擔的社會責任。

        數據顯示,2016年新發設立基金數量1151只,占過去基金產品總數的42%,基金產品總數增至3867只,基金資產凈值總計9.16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621億元,增幅9.08%。2016年公募基金數量爆發式增長,歸因于基金產品發行放開的大背景,主要推動力應是基金公司的布局需求。張承惠對此表示,2016年公募基金數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規模溫和上升,但是與其他財富管理產品比較,公募基金規模增長幅度仍然滯后于銀行理財、信托、券商集合理財、基金專戶以及私募基金,從而凸顯出行業發展過程中的比較劣勢。

        但隨著2016年“一行三會”發出信息,監管機制從分業監管逐步走向聯合監管,各個財富管理產品間的制度套利空間將大幅消弭,與此同時,銀行理財、信托產品正面臨剛性兌付逐步被打破的壓力,而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基金專戶的通道業務也受到越來越嚴格的監管,公募基金憑借其公開通透、嚴控杠桿、專家組合投資的制度優勢,有望逐漸趕上與其他品類間的發展差距。

        “希望公募基金能夠快速提升自身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和多資產多策略的投資能力,輔之以量化投資模型,構建大類資產配置體系,并借助互聯網金融技術,為中國投資者優化資源配置、資產配置提供更好的服務,為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張承惠強調。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