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宏觀 審慎調節參數調回至1

    2020-12-12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12月11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調節外匯資產負債結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25下調至1。金融機構應樹立“風險中性”理念,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這是自今年3月11日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從1上調至1.25后,時隔僅9個月再次調整。不過,這次參數調降的對象只面向金融機構,企業并不在列。

        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始于2016年,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產掛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決定企業或金融機構跨境融資余額上限的核心要素還包括跨境融資杠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在人民幣持續升值背景下,企業外幣融資快速增加。截至11月底,外幣貸款較年初增加1090億美元,較5月底本輪人民幣升值階段開啟之初增加559億美元。年初為了應對疫情鼓勵企業從境外融資,曾將系數從1升至1.25,目前我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復蘇加快,但與此同時宏觀杠桿率開始攀升,企業債務違約事件不時發生。在此背景下,為了避免風險進一步擴大蔓延,規避境外風險對我國的波動傳染,有必要加強對金融機構跨境融資的逆周期管理,因此,此時下調調節參數也是應有之義。

        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下調金融機構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屬于逆周期調節,同時也屬于應對疫情的臨時性政策退出。人民幣匯率已經持續升值6個多月,通過宏觀審慎系數逆周期調節,釋放信號,促成市場預期分化,促進外匯收支平衡。同時,由于措施主要是針對銀行,約束銀行對外舉債、對內發放外匯貸款的能力,故對企業沒有直接影響。逆周期調節是宏觀調控的需要,防范系統性風險。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