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精準施策 積極財政應發力減稅

    2018-07-23 05:55  來源:中國證券報

        如何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用成為近期輿論關注焦點。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積極財政應精準施策,應更多考慮減稅舉措,同時優化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加快落實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

        財政支出“子彈足”

        財政部國庫司負責人婁洪近日在財政部上半年數據發布會上表示,下半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放管服”等一系列舉措持續發力,經濟發展質量、效率、動力穩步提升,將繼續為財政收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偟目?,財政收入運行將繼續保持平穩,全年收入預期目標能夠實現。

        中信證券宏觀分析師王宇鵬預計,下半年財政資金較充裕,廣義財政收入增速將保持在13%至15%區間。

        “財政收入高增長,以及土地出讓收入高增長可能帶來更多政府性基金劃撥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下半年財政支出子彈將較為充裕。”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院分析員陳健恒表示,此前年度財政結余也可為今年財政支出提供資金。從2018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看,今年政府土地出讓金增速尚可,有助于此后結轉資金調入。

        長江證券研究所研究員趙偉認為,從短期看,財政資金下撥節奏可能加快,支出增速可能回升。從中長期看,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可能將難以改變財政支出“趨勢”。原因在于,今年預算赤字率比去年下調至2.6%,預算財政支出增速為7.6%。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8)》預計,2018年財政支出將保持中速增長。財政支出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重點支出將進一步得到有效保障。預計2018年社會保障支出增速達15.5%;科技支出和農林水事務支出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教育支出、財政醫療衛生支出緩慢增長,但二者基數已達較高水平;2018年交通運輸支出與2017年基本持平。

        在陳健恒看來,今年財政支出重點不再是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這樣的“猛藥”,而是科技、社會保障等這些“良藥”。“猛藥”副作用大,推升資產價格,但見效快;“良藥”利于長遠,但見效慢。在當前我國經濟面臨較多外部摩擦、內需不足情況下,財政支出這劑良藥更需要配合大力減稅措施。

        減稅成政策首選

        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財政資金支出進度,使公帑花出更大效益。同時,會議提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更好發揮積極財政政策效用、鞏固和擴大經濟穩中向好勢頭。

        積極財政政策應如何更好發揮效用,以鞏固和擴大經濟穩中向好勢頭?對此,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應更多考慮減稅、減稅外收費并舉,積極優化調整預算支出結構,對PPP等可能因不規范問題形成的風險因素疏堵結合,在實施配套改革中強調“堵不如疏”,更好實施結構性對策,增加有效供給,以引導擴大投資、消費“雙內需”。

        陳健恒認為,在財政赤字給定情況下,積極財政政策有兩個基本方向:一是給企業和居民減稅;二是增加政府開支。“增加政府支出會擠出私人消費和投資,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效率較低。因此,減稅成首要考慮工具,尤其在提升效率方面,減稅能降低政府在經濟中所占比重,提升生產效率。綜合來看,財政支出主要是在地方層面,目前地方財政加杠桿空間已不大,減稅是中央加杠桿最易之舉。”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分析師謝亞軒認為,減稅降費成為積極財政政策首選工具,核心在于壓減債務。下半年,減稅降費是財政政策調整重點,預計財政政策將通過減稅提振城鎮居民消費支出,配合農村精準扶貧,從而進一步加強消費在經濟中的壓艙石作用。

        “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加快,為減稅提供更大空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說,具體而言,增值稅稅率可再進一步下調,加快稅率三檔變兩檔進程。個人所得稅同樣可進一步下調稅率。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確立后,綜合所得適用的最高邊際稅率45%應大幅度下調,相應下調其他各檔稅率。另外,一些低效率財政補貼或獎勵應削減。

        減稅降費措施料加快落地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當前擴內需顯現出結構性特征,重點在于擴大制造業投資、提振消費,以及減輕企業負擔和增加居民收入。在此背景下,有針對性地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舉措和結構性減稅措施有望相繼出臺。

        婁洪表示,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更多在下半年體現。

        財政部稅政司副巡視員袁海堯近日在財政部上半年數據發布會上稱,下半年,財政部將落實好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相關工作部署,強化“放水養魚”意識,進一步研究出臺其他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

        “今年財政在減稅方面動作較多,降低消費稅、提高個稅起征點和增加房產稅、企業結構性減稅值得期待。”陳健恒表示,企業結構性減稅還能幫助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對比美國上市公司研發支出,中國企業研發支出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為促進企業研發開支,4月發布的減稅措施有很多涉及研發扣減。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積極財政政策除堅定有效地施行減稅降費措施外,為使地方收支平衡,還要提高財政支出資金利用效率,通過盤活存量實現財政政策結構性發力。

        他認為,平衡地方收支需合理的財政制度安排。具體而言,需通過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責任,既要保障中央財稅收入,又要積極引導地方經濟發展,實現廣義財政收支結構優化。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