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SMM(上海有色網)7月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當日,頭部多晶硅廠對部分訂單致密/復投料報價上調至37元/千克。SMM分析稱,上漲原因主要是近期“反內卷”政策導向以及行業自律。
“光伏行業的供給側改革正在加速。”萬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顧問屈放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供給側改革的同時,行業價格也會逐漸恢復到合理的區間。
“政策組合拳為光伏行業注入供給側改革的強心劑,為優質的光伏企業帶來價格修復、技術溢價、行業整合的三重利好。”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產業鏈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李樂成主持召開第十五次制造業企業座談會,會議聚焦加快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聽取光伏行業企業及行業協會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
李樂成強調,堅決落實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關于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決策部署,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綜合治理光伏行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座談會是光伏行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在會后表示,在中央全力整治“內卷式”競爭的關鍵時點,本次座談會給予光伏行業巨大信心。
“當前行業處于陣痛期,光伏企業都深刻理解政策層治理低價競爭、推動產能優化的決心,這為技術領先企業創造了結構性機遇。”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驅動落后產能出清后,產業鏈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民生證券研報認為,當前光伏行業價格和盈利均處于底部,高層針對行業密集發聲旨在把無序“價格戰”式的“內卷”拉回到創新驅動、價值競爭的正軌,看好后續通過政策與行業自律的協同,促進光伏過剩產能的退出,有效改善供需格局,行業有望迎來觸底反彈。
在屈放看來,多晶硅價格的上漲就是市場對政策效果預期的一個體現。
據悉,多家多晶硅頭部企業在工信部座談會后,將通過減產檢修、聯合限價形成價格同盟,試圖扭轉“成本線以下”的惡性競爭局面。
“多晶硅環節的供給側改革必然以提升行業集中度,減少落后產能為突破口,同時在行業整合的過程中,提升行業產品質量,推動產業升級。”屈放表示,未來伴隨著行業整體的供給側改革,下游經營環境逐漸改善也能夠有效提升上游硅料環節的利潤。
多晶硅環節或率先破局
“光伏產業鏈價格的修復和產業鏈回歸良性發展的進程快慢,政策導向能否有效減少產量或落后產能出清是關鍵。”屈放認為。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認為,在當前整個產業鏈的極端困局中,首先要做的是嚴控產能增量;其次是通過企業的能耗、質量優勢,國家的能耗、質量標準,倒逼落后產能加快退出。最終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矛盾,使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回歸理性。
在屈放看來,多晶硅環節由于行業集中度高,有望成為政策的突破口,成為光伏行業率先完成供給側改革的環節。
對于多晶硅環節的供給側改革,協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議以ESG理念為導向,以綜合能耗為核心指標,及時評價和認定有效產能、無效產能和落后產能“三類產能”。
“由相關專業機構以及行業組織平臺等牽頭負責,圍繞企業實際訂單、銷售流水、銷售合同、客戶構成等關鍵的市場指標,以及技術、能耗、環保等能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相關指標進行調研。”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通過評價真實的市占率,甄別出同質化的落后產能和無效產能,識別出最符合新質生產力標準的先進有效產能,對無效產能和落后產能堅決予以淘汰。同時,搭建聯合平臺公司,推動兼并重組、債務化解。通過供給側改革,將多晶硅價格修復到合理水平,牽引全產業鏈的產值、利潤、利稅和出口創匯水平大幅提升。
協鑫科技聯席CEO蘭天石此前曾提到,多晶硅頭部企業計劃通過“出資+債務”模式,成立由專人運營的公司,通過收購產能的方式實現出清。
“一段時間以來,受同質化競爭等多重因素影響,多晶硅環節的全面重整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歷史上,每一次多晶硅價格的改善,無一例外都帶動了全產業鏈的繁榮。”協鑫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材料漲、市場興、行業旺的光伏周期律,已得到上下游企業的一致認同。全行業急切期盼再一次進行硅料端的產能大整合,推動硅料價格恢復到合理區間,帶動全行業形成良性循環。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