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加碼,QFII等外資機構正在加速布局中國資本市場。市場人士表示,隨著政策不斷松綁,QFII投資A股的靈活性越來越強。
“我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一系列舉措相繼推出,QFII等外資機構投資A股會更加便利。”財富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新規,宣布對QFII和RQFII實施新一輪外匯管理改革,以進一步簡化管理、便利操作,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表示,隨著A股納入MSCI,外資進入A股的渠道陸續打開,資金規模日益壯大,QFII在A股市場的話語權日益增加,其價值投資風格將成為影響A股市場風格的重要因子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6月份QFII和RQFII額度發放明顯提速。外匯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287家QFII獲批額度為1004.59億美元,較5月末增加了10億美元;197家RQFII獲批額度為6220.72億元人民幣,較5月末增加62.2億元。
除了QFII布局中國資本市場的步伐加快,“洋私募”最近也加速進軍中國市場。日前,全球最大的資產公司貝萊德宣布在中國成立并成功登記備案第一只境內私募債券投資基金——貝萊德中國A股機遇私募基金1期。
對此,一位券商研究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去年1月份外資私募備案登記的政策正式實施,到現在已有10多家外資機構登記,不管是從數量還是速度來看,外資進軍中國市場的步伐正不斷加快。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公布的名單顯示,目前,已有富達、瑞銀資管等13家外資機構先后登記成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其中,有10家已經發行并備案產品,產品數量達到15只。這些基金既有股票策略,也有債券策略,還有量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