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26日在中國社科院財經院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建院4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在于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由此需構建完備的財稅支持體系,明晰產權,完善激勵機制等。
“當前,世界各地都興起減稅浪潮,以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辜勝阻指出,我國也迫切需要加大財稅支持創新驅動發展的力度。
辜勝阻認為,應當堅持減稅和補貼協同發力,特別是要多減稅,少補貼,采取多樣化稅收優惠措施。對補貼要“重申請、嚴監督”,實現事前、事后全過程激勵,讓高新技術企業“輕裝上陣”。要構建完備的財稅支持體系,多市場化和法治化,少行政措施;多建制度,造環境,少微觀干預;多穩定預期,少應急多變。
“減稅一定要科學合理,要針對創新‘九死一生’的特性綜合考慮投資人盈虧收入來制定減稅政策。”辜勝阻強調,風險投資是支持技術創新的堅實力量,主要針對初創期企業,這類企業失敗的風險較高。風險投資稅收優惠是各個國家普遍采用的激勵手段,包括資本利得稅減免、稅收抵扣等。要完善風險投資激勵政策,引導支持更多的技術創新,特別是核心技術創新。
辜勝阻建議,要提高創新財稅扶持政策的精準性。針對不同行業特性,優化稅收制度設計。減小企業研發失敗帶來的風險,并將研發活動的經濟效益內部化,助力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領域、重大專項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要降低減免稅政策門檻,在不同規模、不同階段的企業之間優化配置財政創新資源,避免研發資源的閑置與浪費,讓稅收激勵貫穿企業全生命周期、涵蓋創新活動每個階段,激發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