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銀行等輸血PPP項目 財政部區別設限

    2018-04-04 00:27  來源:證券日報 包興安

        ■本報記者 包興安

        財政部日前發文指出,國有金融企業應以PPP項目規范運作為融資前提條件,對于未落實項目資本金來源、未按規定開展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的,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等相關信息沒有充分披露的PPP項目,不得提供融資。專家認為,國有銀行、券商、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對PPP的供血將會減弱。

        “文件意在對PPP項目套上緊箍咒,同時進一步強化了國有金融企業對PPP項目的投融資行為的責任審核,防止因PPP項目弄虛作假等不規范管理運作而引發的融資風險。”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財政部本次從金融機構的角度提出了規范要求,主要強調PPP項目融資的三個必要條件,本質上都屬于對項目規范操作的正常要求。”北京榮邦瑞明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陳非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政策組合拳對金融機構參與PPP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舉有利于從源頭上規范前期項目中存在的違規變相舉債、風險收益不匹配、資金短視等問題。當前的減量提質和項目的精耕細作將為后期金融資本進入PPP提供一個更為規范化、透明化的保障,實現政府資金、社會資本和項目的良性循環。

        張依群表示,隨著監管趨嚴,金融機構針對PPP項目的防風險能力將會得到有效提升,但對PPP項目的輸血動力和能力將會有所減弱,PPP的投融資熱情將更趨于合理。

        劉哲建議,金融資本在參與PPP項目過程中,在重視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信譽和實力的同時,應更關注項目本身的風險收益,在充分識別、預估項目風險,根據投資回報、資金期限和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市場化的評估PPP項目的可參與性。

        陳非遲認為,目前融資難是PPP項目無法實質落地的關鍵所在,隨著各項監管政策收緊,金融機構的融資條件愈發嚴格,在PPP項目上安排的信貸規模也被進一步壓縮,國有銀行、券商、保險、信托等各類金融機構對PPP的輸血和支持勢必將降低。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