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以“數智龍江·向新而行”為主題的人工智能與計算產業生態峰會暨哈爾濱新質生產力峰會正式舉行。本次峰會上,30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人工智能和計算領域的專家及企業人士齊聚,共同探究新質生產力、數據要素、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具身智能等新話題、新領域。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研究院院長譚久彬在大會上表示,數字化轉型與人工智能正在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數智時代的決定性力量,正引領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正在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邁進,制造業是數字化和人工智能賦能的最大場景。精密測量和超精密測量在制造業發展中具有基礎性與技術先導性作用,測量儀器產業是拉動高端制造業發展的基礎產業。我國的數字產業和人工智能產業必須和測量儀器產業同步發展、融合發展,才能拉動我國制造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孫茂松指出,人工智能技術正在經歷快速的發展,特別是在生成式AI領域。面向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將顯著推動技術創新,通過實質性賦能千行百業。
據機構Bloomberg Intelligence預測,其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十年內從2022年的400億美元增長至1.3萬億美元,展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潛力。
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劉挺則認為,具身智能的應用前景廣闊,人形機器人將成為未來機器人的重要形態。
在峰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 鯤鵬昇騰科教創新孵化中心”等成果發布。此外,黑龍江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手成立的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峰會上舉行了揭牌儀式。鯤鵬13家合作伙伴原生開發成果發布儀式和鴻蒙原生應用開發上架儀式也相繼舉行。
《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近年來,黑龍江省在計算產業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積極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與生態建設以及科研合作與創新。為培養鯤鵬技術應用型人才,黑龍江已確立了五年發展戰略,計劃培養三千名相關人才,目前已有1500人獲得認證。黑龍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已與64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吸引企業落戶,涵蓋整機廠商、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等多領域,共同拓展產業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胡堅波表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正處于全球第一梯隊,擁有龐大的市場空間、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海量的數據資源,這為人工智能的規模應用推廣提供了明顯的基礎優勢。中國大模型用戶累計超過2億人。展望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將邁向通用智能“奇點”加速臨近,深度學習在未來十年仍將持續,“大模型+大算力+大數據”成為主導路線,對工程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編輯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