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金融機構 > 保險 > 正文

    保險預定利率或將下調 險企一手抓銷售一手備新品

    2025-05-22 00:25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冷翠華

        “牽一發而動全身”。5月20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和銀行存款利率下調,也對保險行業產生深刻影響。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今年三季度,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將下調。同時,當前險企一邊大力推動產品銷售,一邊也在積極進行新產品籌備,探索在低利率環境下穩健經營之道。

        下調預期較強

        保險業界高度關注市場利率變化,是因為今年行業正式建立了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的機制。隨著LPR和銀行存款利率的下調,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三季度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的概率極大。

        去年8月份發布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明確,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為1.5%。同時,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參考5年期以上LPR、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等長期利率,確定預定利率基準值,由中國保險業協會發布。

        今年1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明確,預定利率最高值取0.25%的整倍數。當險企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連續2個季度比預定利率研究值高25個基點及以上時,要及時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個月內平穩做好新老產品切換工作。

        同時,今年1月10日和4月21日,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分別為2.34%和2.13%。

        普華永道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人身險預定利率研究值錨定的3個市場利率中,10年期國債的到期收益率下降較快,去年12月2日跌破2%,目前為1.7%左右;今年5月20日,5年期以上LPR和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進一步下調,且預期未來幾個月也不太可能回升。因此,三季度的保險預定利率研究值大概率會和最新發布的2.13%持平或下跌,從而觸發普通型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從當前的2.5%下調到2.25%。

        多位業內人士表達了相似觀點。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也表示,從當前的利率環境來看,下一次人身險預定利率研究值大概率會低于2.25%,進而會觸發預定利率下調機制。某人身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同樣認為:“下個季度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最高值下調的可能性極高。”

        在周瑾看來,若保險預定利率下調,將隨行就市降低險企負債成本。同時,預定利率下調短期內可能降低保險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加大產品銷售難度,但同時也保護了保險公司,降低了長期利差損的可能性。

        多舉措應對利率下行

        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機制的建立,以及市場利率的下調,除了關系著保險產品的價格、銷售,也關系著保險公司的穩健經營。目前,險企正一邊推動產品銷售,一邊儲備新產品。

        一般情況下,預定利率的下調會帶來保險產品價格上漲或收益下降,因此,在新一輪預定利率下調前,險企會加大銷售力度,保險營銷員也會抓住窗口期,提高潛在客戶的轉化率。同時,多家險企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已經在進行新產品儲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預定利率下調。

        從行業整體業務情況來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約1.66萬億元,同比下降0.3%。其中,壽險保費收入同比減少近1%。

        對此,中關村長策產業發展戰略研究院健康養老研究中心主任龍格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前期保險預定利率下調過程中,市場經歷了多次炒停售,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消費者投保需求;同時,當前傳統儲蓄險吸引力下降,而分紅險等新產品市場接受度有待提升;此外,“報行合一”政策限制渠道傭金,對市場銷售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展望二季度,周瑾認為,隨著市場利率中樞的下降,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進一步下調的預期在上升,保險公司會進一步加強銷售力度,同時,無論市場利率如何變化,保障類產品尤其是健康險需求呈現出一定剛性,市場銷售較為平穩。因此,整體上看,預計二季度人身險公司保費有望較一季度有所回升。

        從人身險公司經營著眼,陳輝分析,險企當前仍需要重點防范利差損風險,關鍵是要大力發展浮動收益型保險和創新非利率敏感型產品,引導消費者正確看待保險產品。在這方面,險企特別是大型險企已經在積極行動,大力發展分紅險。從今年新上市的人身險產品來看,312款終身壽險和兩全保險中,127款為分紅型產品,占比40.7%;新上市的229款年金險中,68款為分紅型產品,占比29.7%。

        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渠表示,在利率下行環境下,長遠來看,解決壽險公司盈利空間收窄的問題,需要從“三差平衡”(“三差”指“利差”“死差”和“費差”,是壽險公司利潤來源中的三個關鍵差額,分別指實際投資收益率、實際死亡率、實際費用支出與保險合同對應的假設之間的差異)入手,探索“支付+服務+投資”的新壽險模式。在穩定“利差”方面,壽險行業需要將風險管控置于首位,聚焦于風險最小化,以穩定利差為目標;在增厚“死差”方面,壽險行業需要前后端協同發力,強化“死差”貢獻;在優化“費差”方面,要以定價附加費用率為抓手,嚴格管控直接銷售成本。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