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見習記者 劉曉一
和孔子云端“聊天”、圍觀孟子的“朋友圈”,喝一杯機器人手沖咖啡,做一次AI機械臂的針灸SPA,戴上VR頭顯云游莫高窟……在科技賦能下,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變身為一場穿越古今、融通虛實的文化盛宴。
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風向標”,本屆文博會以“創新引領潮流,創意點亮生活”為主題,聚焦探索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首次推出AI會展助手“文小博”,并首次設立人工智能專區,邀請了6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知名企業參展,呈現“AI+文化”的完整生態。
據悉,本屆文博會展期為5月22日至26日,共組織628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線上線下參展。其中,全國文化企業30強等知名文化企業、近300家國內外頭部品牌企業齊聚,首次參展的頭部企業及機構超過60家。全國各地文化產業領軍企業、新興勢力、新業態代表等“頂流”企業共襄盛舉,齊力繪就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圖景。
文化與科技如何相生相促?中國文化產業如何與全球資本、市場精準對接?帶著諸多疑問,5月22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此次深圳文博會現場,以期找到答案。
科技賦能文化新體驗
游覽本屆文博會的最大感受,就是一路與“AI”同行。
讓沉睡的典籍“開口說話”,讓靜止的文物“翩然起舞”,穿越千年對話七十二賢,僅需一個AI大模型就能實現。“齊魯文化大模型是以齊魯文化數據庫為主要訓練語料,以齊魯文化基因庫為核心知識庫,整合歷史名人、文化典籍、文化遺產等豐富資源,打造的多模態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強大腦’。”山東展區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通過與顯示屏中的文化名人智能體交互,記者實現了與“孔子”語音通話,向“李清照”討教詩詞。
除了軟件層面的大模型,本屆文博會隨處可見MR體驗區,展現著“硬科技”帶來的豐富效果。記者戴上玩出夢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玩出夢想”)的MR頭顯,古埃及拉美西斯的巨型石像赫然出現在眼前。石像頭上還盤旋著一架無人機,在記者抬起手想觸碰時,無人機就飛得高一點。
“公司的MR設備擁有SLAM算法定位能力、基于環境感知的算法能力(如空間錨點、圖像識別、交互追蹤),可將靜態圖像(如海報)在現實空間中還原為3D圖像,并支持交互,進行眼動追蹤、手勢追蹤、手柄追蹤。”玩出夢想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通過掃描拉美西斯石像的海報,將其一比一還原在現實空間,并通過頭顯實現了用手勢控制無人機。目前該設備主要應用于景區和展館等文旅領域。
本屆文博會還通過數字化手段,讓“非遺活化”擁有無限可能。一幅看似平平無奇的《紅樓夢》古畫,走近一看,所有人物竟然都“動”了起來。
“公司通過自主開發的大視覺圖像計算工具,實現了影像動態化。”體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家琪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參與建設世界首座“元宇宙數字實體館”“古畫里的中國”元宇宙數字孿生博物館以及元宇宙數字孿生產業園,并力爭三年內打造交易額超百億元的國際化平臺和產業鏈。
“首發”“首秀”密集登場
“首發”“首秀”密集登場是本次展會的另一大亮點。據介紹,展期全館將舉辦超120場新品發布會。其中,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會攜全國首個獲得載人類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的低空觀光航空器模型亮相;深圳云洲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洲數字”)首發國內首個對話式開發者AI大模型等重磅新項目、新產品。
據云洲數字創始人鐘國睿介紹,公司在本屆文博會正式發布國內首個對話式零代碼AI生成軟件生態引擎——CloudasisAI,通過自然語言交互與生成式AI技術,縮短從需求描述到應用落地的技術環節,“通過文博會的窗口,我們能直觀感受到,當對話式AI遇見千億元級IT服務市場,人人皆是開發者即將實現。”
同時,本屆文博會還首發了AI吉祥物——AI小水滴。作為文博會與深圳市億家億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家億伴”)聯合打造的AI時代IP,AI小水滴以文博會經典吉祥物“小水滴”為原型,深度融合生成式AI與情感計算技術,打破傳統文創靜態化、單向化的局限。
億家億伴創始人郭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I小水滴通過多模態交互設計,用戶可與其進行自然語言對話、NFC場景觸發知識庫等互動,使文化傳播從“被動觀賞”轉向“主動對話”。其內置的“文化基因庫”涵蓋非遺技藝、文博歷史、設計美學等多元內容,結合個性化學習算法,讓每件產品成為可生長的“文化生命體”,真正實現“一個玩偶,一部活的文明史”。
破解文化“出海”密碼
文博會一直是管窺中國文化產業“出海”的重要舞臺。
深耕海外營銷的北京藍色光標數據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色光標”),本次帶來了重點打造的“華夏漫游”沉浸式體驗產品,其多款產品已在境外多國巡展或駐展。
藍色光標相關負責人孔晶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上項目均借助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技術,對文物建筑內部進行復刻,并經過深入開發其歷史背景和文化氛圍,重現中國古典文化魅力。未來,公司將與多個中國駐外文化交流中心達成戰略合作,讓中國文化以生動、直觀的形式“走出去”,讓外國朋友感受到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與碰撞。
短劇“出海”也成一大熱潮。專注影娛生態“出海”的深圳市酷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曹蕊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海外全媒體矩陣有五百多個賬號,覆蓋用戶群體達1.85億。公司每年約有二十部影視作品在海外發行,累計已發行兩百多部影視作品,收獲了很多國外用戶的正向反饋。未來,公司將重點布局短劇領域,尤其是文旅微短劇,希望借此將中國文旅產業和文旅IP推向全世界。
“交易力”是文博會的“生命力”。據介紹,本屆展會特別策劃了22項促交易措施,通過場景、通路、服務三方面再升級,以“文化深水港”對接“經濟新藍海”,實現交易環節的全面擴容、全鏈賦能、全程無憂,護航中國文化“揚帆出海”。
文化潤澤人心、科技點亮未來。文博會這場一年一度的全民“文化嘉年華”,正在科技的加持下衍生出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