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見習記者 楊笑寒
近日,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人壽”)披露公告稱,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資管”)受托其資金,投資于農業銀行H股股票,達到農業銀行H股股本的10%,根據香港市場規則,觸發舉牌。
這是今年險資持續配置高股息資產的一個縮影。整體來看,年內險資在積極配置銀行股的同時,也對交通運輸、有色金屬、公用事業等行業的高股息個股進行了增持。
受訪專家表示,高股息資產分紅穩定,可以在提高投資收益的同時降低凈利潤的波動,符合險資穩健的投資偏好。對險資而言,高股息資產具備長期配置價值,預計未來保險行業對高股息資產的增配規模仍將維持在高位。
險資舉牌節奏加快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節奏加快,尤為青睞銀行股。
《證券日報》記者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截至5月22日,年內險資已披露15次舉牌公告,遠超去年同期的4次。
普華永道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險企自身資產配置需求的角度看,當前股票市場的估值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險企為應對利率下行采取長期配置策略,要把握估值低點機會來增配權益資產。同時,從2023年起,上市險企開始執行新會計準則,其資產端所執行的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IFRS9(《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在對股票投資進行計量時,要求反映股票投資的市值,這會增加報表的波動。因此,險企希望通過舉牌來實現權益法核算,從而減少當期損益的波動性,這一因素會導致險企更多的舉牌行為。
從舉牌標的來看,在險資披露的15次舉牌中,有8次舉牌標的為上市銀行股票。具體來看,分別是平安人壽舉牌招商銀行H股、農業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各兩次,新華保險舉牌杭州銀行,以及瑞眾人壽舉牌中信銀行H股。其中,平安人壽對三家銀行各進行兩次舉牌,皆是因為達到5%的持股比例觸發首次舉牌后,繼續對其所持銀行股份進行增持,直至持股比例達到10%從而再次觸發舉牌。
周瑾表示,上市銀行普遍經營穩健,股票流動性好,股息率較高,分紅穩定且還具有升值空間,因此是險資青睞的投資對象。同時,上市銀行H股相較A股常呈現出一定的估值折價,增值空間更大,且險資通過港股通投資滿足一定條件后取得的股息及紅利可享受稅收優惠,因此,上市銀行H股是險資增配的重點對象。
具有中長期戰略配置價值
今年以來,保險公司在權益投資方面普遍采用配置高股息股票的策略,除銀行股外,對交通運輸、有色金屬、公用事業等行業的高股息個股也進行了增持。
Wind資訊數據顯示,險資一季度重倉流通股中,剔除中國人壽集團對中國人壽的持股,以及中國平安集團對中國平安及平安銀行的持股后,銀行股仍是險資的“心頭好”,在險資所持股份數量排名前十的個股中,有7只個股為銀行股,合計持股數量達169.15億股。
從持倉數量的變動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險資增持股份數量排名前十的個股中,有7只個股的股息率超過3%,主要來自交通運輸、有色金屬、公用事業等行業。
可以看出,在險資今年的權益投資策略中,高股息資產特征尤為顯著。對此,東吳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孫婷表示,在低利率和新會計準則背景下,保險公司可以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經營穩健的標的,通過分類至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賬戶長期持有。由此,險企一方面可以通過“股息換利息”的方式緩解固收資產收益率偏低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凈利潤的波動性。
展望未來險資的配置策略,開源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高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高股息資產股息收益穩定且風險較小,對險資仍具有中長期戰略配置價值,預計今年險資對高股息股票的增量配置規模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