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在“雙碳”目標引領與全球能源轉型浪潮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產業成為全球資本競逐的“價值高地”。一時間,新能源企業赴港上市熱潮涌動。
5月20日,全球新能源行業領軍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正式登陸港交所,全球發售H股1.36億股,募集資金凈額約353.31億港元,刷新年度全球最大規模上市募資紀錄。這場資本盛宴的參與者堪稱陣容豪華,包括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基金、產業資本、保險資金等,充分展現出新能源優質資產的吸引力。
2024年起至今,已有逾20家新能源企業宣布赴港上市計劃,業務覆蓋光伏、鋰電、儲能等多個賽道。這折射出全球資本對新能源優質資產的期待,以及港股市場作為全球金融樞紐的獨特魅力。
然而,赴港上市是機遇,也是“試金石”。例如,港股投資者更為注重企業的盈利能力與國際競爭力,這使得一些不符合港股估值邏輯的新能源資產仍然面臨融資困境。由此,如何摸準港股估值邏輯,成為了新能源企業赴港上市的一堂必修課。
筆者認為,新能源企業需以戰略眼光謀劃高質量發展,從技術創新、全球化布局、供應鏈整合三大維度著手,打造全球競爭力。
第一,以技術創新筑牢核心競爭力。企業需持續加碼研發,將技術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在電池領域,企業需聚焦高能量密度、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性的電池技術研發;在光伏領域,則應致力于提升光電轉化效率。在材料、工藝甚至商業模式上構建“護城河”,提升競爭力及盈利能力。
第二,以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場邊界。企業可通過港股上市推動全球化戰略實施,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分散經營風險,同時著力提升國際影響力。
第三,優化產品結構、供應鏈,并開展并購投資。赴港上市的新能源企業可借力港股,通過廣泛合作、投資等,引領產業協同、整合。這也有利于企業不斷鞏固自身行業地位。
總之,赴港上市是新能源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助推力,而在“雙碳”背景下的全球新能源投資熱潮中,誰能率先借力資本市場,尤其是借力于港股這樣的全球金融樞紐,誰就有望在全球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更有可能成長為全球新能源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