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2025年春運期間,在湖南省高速公路長沙西服務區里,新能源汽車車主只需買杯咖啡的間隙,即可完成車輛“秒充一公里”的超充體驗。
充電速度與效率是破解“里程焦慮”的核心。湖南積極推動充電體驗從“半小時”邁向“三分鐘”,其背后正是湖南多家企業主動創新的成果。
發力細分市場
湖南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華集團”)采取“立足自身優勢,打造細分精品”的策略,將公司資源集中在充電樁基板自立型鋁電解電容器領域。該電容器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電源管理與控制,具有高耐壓、高容量和長壽命的特點,能夠滿足充電樁對電容性能的嚴格要求。
艾華集團在鋁質電解電容器領域擁有全產業鏈核心技術,包括液態電解劑制造、電解液技術、電極箔腐蝕化成及化成技術等,確保了產品的高性能和可靠性。該公司還通過與中南大學合作設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和創新。
該公司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充電樁需求大幅增長,艾華集團憑借在鋁電解電容器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布局,有望在充電樁領域實現更大的市場份額增長。”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后發現,不僅是艾華集團在充電樁細分領域中打造出精品,湖南多家企業也集中資源,在充電樁的核心部件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已形成成熟產品。其中,湖南盈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壁掛、立柱兩用式交流充電機等產品;湖南湘江新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推出60kW雙槍快充樁和7kW單槍慢充樁;湖南中仿模型制造有限公司也提供多種功率的直流充電樁,為湖南充電樁市場帶來多樣化選擇。
儲備新款產品
在成熟產品不斷面市的同時,湖南企業也在儲備新款產品,確保車主的充電體驗“再上一個新臺階”。
華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集中精力研發第四代全液冷超充設備,預計將在2025年下線交付。該款超充設備通過液體循環系統有效帶走充電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從而實現高效散熱和溫度控制。這種全液冷設計方案不僅提升了充電效率,還顯著降低了設備運行時的噪音(低于50分貝),并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
金杯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研發液冷超級充電電纜,可耐受1000V高壓與250A電流,已通過寧德時代、華為認證并進入試用階段。該公司董秘黃躍宇表示,該技術和產品將應用于下一代超充樁,充電效率相比市面現有成熟產品將提升50%。
和順石油采取“博采眾長、合作創新”的策略,依托自身的加油站線下網絡,與國內某數字科技巨頭合作開發超級充電站,單站配備68個充電車位,成為全國超充網絡的關鍵節點。在該超級充電站的現場,《證券日報》記者看到,該超級充電站不僅擁有多種快速充電設備,還融合了光伏發電和先進儲能功能,鋪設了光伏車棚,并配置了儲能設備,可實現削峰填谷,同時減輕電網壓力。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光儲充一體化、車網互動等模式普及,充電樁將從單一能源補給點升級為智慧能源節點,未來有望進一步打通能源互聯網價值鏈。充電樁不僅是設備,更是智慧能源網絡的毛細血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湖南企業立足自主創新,集中資源打造細分市場精品,已率先跑出‘加速度’”。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