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7月10日,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4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35天。這一數據不僅展現了郵政快遞業對促進消費升級和實體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撐作用,更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較強的韌勁和活力。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以來,我國郵政快遞業聚焦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實現了持續較快發展。今年千億件的更快誕生,凸顯了我國消費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電商滲透率持續攀升,帶動了快遞業務量較快增長??爝f“規模經濟”效應繼續放大,對產業拉動和經濟帶動能力明顯提升。
“快遞業務量增長勢頭強勁,主要緣于三大動力:電商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如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下沉市場的深度激活,以及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賦能。隨著提振消費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推進,疊加跨境物流的加速發展,快遞業未來仍將釋放更大潛能。”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解筱文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此表示。
技術升級已成為行業提質增效的關鍵支撐。當前,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行業全鏈路智能化變革。同時,行業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節能減碳技術改造設施設備,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水平,并為上下游企業提供綠色物流解決方案,助力產業鏈低碳運行。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部主任劉江介紹,郵政快遞業正通過信息流、資金流、實物流“三流合一”優勢,實現各種要素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環節高效流轉,有助于促進各區域要素加速流動,帶動東中西部平衡發展,推動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第1000億件快遞是一臺以舊換新的家用空調,從廣東中山發往江蘇常州,這一案例直觀體現了以舊換新政策對消費市場和快遞業的雙重拉動。當前,以舊換新品類呈現多元化趨勢:家電領域空調、冰箱、洗衣機占比靠前,3C產品中手機、平板電腦需求旺盛,為快遞企業延伸服務觸角提供了新空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郵政快遞業在服務以舊換新政策落地方面表現突出,行業構建起高效便捷的一體化服務體系,不斷優化用戶體驗,為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激發內需市場潛力貢獻了行業力量。
“快遞物流企業應構建‘換新+回收’全周期閉環物流管理體系,覆蓋產品制造、配送、安裝調試及回收再利用的全鏈條環節。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整合信息資源,打通線上線下服務場景,形成覆蓋生產端到消費端的物流網絡,為用戶提供精準化、可視化的物流服務解決方案。”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如是稱。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CEO趙小敏也表示,當前,中西部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消費潛力依然巨大。行業在應對業務增長的過程中,呈現出若干新變化:技術層面,無人機、無人車在部分區域已得到實際應用;末端配送環節,無人車的增速明顯加快。此外,全行業自動化水平整體提升,盡管距離全面數智化仍有差距,但整體沿著高質量發展路徑推進。同時,在監管部門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疊加近期“反內卷”相關政策的出臺,預計行業價格將趨于穩定,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快遞業有望實現“故事和業績”雙向共振的良好發展。
(編輯 張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