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8年,華大基因風波不斷,2018年年報也成為了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
4月24日晚間,華大基因(300676,SZ)在期待中發布了上市以來的第二份年報。該年報顯示,2018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業收入25.36億元,同比增長21.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7億元,同比微跌2.88%。凈利微跌的背后,便是研發投入的大幅增長51.93%,“拖累”了公司業績。
一直以來,華大基因的“研發投入”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早前就有聲音質疑華大基因“其實就是一家銷售公司”,并且稱華大基因在上市首年,研發費用就開始下滑。實際上,研發費用的波動主要歸結于華大基因兩年一周期的研發策略。如今,華大基因2018年研發投入大增逾50%,實力破除了外界的質疑。
營業收入“呈階梯式”增長
縱觀整份年報,華大基因2018年營業收入呈“階梯式”增長,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16億元,6.24億元,6.73億元和7.22億元。
不僅如此,華大基因四大業務板塊也齊頭并進。2018年生育健康基礎研究類服務營業收入達13.76億元,同比增長20.86%;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類服務營業收入達3.57億元,同比增長55.54%;感染防控類服務營收達0.95億元,同比增長49.44%;多組學大數據與合成類服務營收達7.03億元,同比增長7.24%。
一直以來,“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都是華大基因的“拳頭產品”,是收入占比最高的板塊,占營收比重均超過50%。2018年,“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依舊是營收貢獻冠軍,該業務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13.7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54.27%,并且也是所有業務中毛利率最高的板塊,其2018年毛利率高達69.19%。
年報顯示,華大基因2018年完成生育產品臨床檢測累計服務近745萬人次,已累計完成超過430萬例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檢出率和特異性均大于99%,檢測業務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和兒童各階段。并且截至2018年年末,華大基因已與156家產前診斷中心建立合作關系,覆蓋率為45.9%。
除此之外,華大基因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業務亦增速迅猛。華大基因表示,公司充分利用平臺和生物信息大數據優勢,加強腫瘤準防控體系建設,使得腫瘤防控類服務實現大幅快速增長。截至2018年12月末,華大基因累計為超過5萬例受檢者提供腫瘤相關基因檢測服務,共接受免疫檢測和核酸檢測業務樣本超過500萬例,為臨床診療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華大基因在“防”“篩”“診”“治”“監”的不同疾病階段與應用場景下形成完整的產品鏈布局。
在業績的增長下,華大基因也不忘回饋投資者,其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0元(人民幣,含稅),現金分紅占合并報表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1.04%。
研發投入大增50%破外界質疑
華大基因的研發投入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早前就有聲音質疑華大基因“其實就是一家銷售公司”,并且稱華大基因在上市首年,研發費用就開始下滑。根據華大基因的招股書和2017年年報數據,2015~2017年,華大基因的研發費支出分別為1.04億元,1.77億元和1.74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7.88%、10.33%、8.32%。
上市首年的研發費用由2016年1.77億元下滑至1.74億元的原因,實際上是歸結于華大基因兩年一周期的研發策略。據了解,華大基因是基本每兩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研發周期的投入,確保華大基因繼續保持和擴大研發及技術的優勢。因此,華大基因的研發應該從整體來研究,近年來,其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維持在8%到10%左右,處于較高的水平。
而2018年,正是華大基因新的一輪研發周期。整份年報中,“研發”二字出現了91次,可見華大基因對研發的重視度。數據顯示,2018年華大基因總研發投入達2.6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1.93%,占營收比重的10.44%。從單季度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為1.6億元,由此計算,華大基因第四季度研發費用超1億元,這也是該季度凈利潤較低的原因。
此外,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華大基因還繼續開拓、投入新的項目。年報顯示,2018年重點研發項目36項,包括常見單基因遺傳病檢測試劑盒資質申報、生育遺傳數據庫、地貧試劑盒資質申報、BRCA基因突變檢測產品注冊申報、PMseq產品開發與升級、BGIOnline生產設施建設項目及平臺功能升級等。
其中,BGIOnline是一款基于云計算與云儲存能力,主要為各大測序服務商、研究機構等提供多組學大數據方面的綜合解決方案等基因云平臺。華大基因利用在科研和產業化過程中的優勢,在保證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構建了遺傳病數據庫(鳳凰數據庫)、腫瘤數據庫(華大時珍數據庫)、病原數據庫,將公司的業務延伸至大數據、云平臺。
實際上,華大基因最終目標是打造公司全產業鏈生態圈——“華生態”閉合產業鏈。在外界質疑華大基因“其實就是一家銷售公司”之時,華大基因卻已經在生育健康、腫瘤基因檢測、合成生物學、消費級基因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眼科診療、宏基因組等細分領域悄悄布局,投資了英國Congenica、吉因加科技、青蘭生物、泓迅生物、何氏眼科等企業,打造真正的科技創新硬核。
讓醫學更精準、以更低價惠民
華大基因成立之時,便一直踐行“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的理念,堅持“低價惠民”的原則。因此,在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華大基因亦專注民生公益項目,通過出生缺陷防控、地貧防治、女性子宮頸癌防控等民生工程,讓精準醫學普惠更多民眾,助力“健康中國”。
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華大基因民生項目已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共60余個區域,篩查人次已累計達到600余萬次。新增湖南省長沙市、山東省臨沂市、江西省吉安市、廣東省珠海市、浙江省樂清市等20余個區域的民生項目,2018年全年新增篩查樣本量200余萬人次。
以深圳為例,唐氏綜合征總發生率由2011年的4.94/萬上升至2018年的13.42/萬,通過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的實施及全市各級醫療機構的精準診斷和及時干預,唐氏患兒活產率從2011年的2.27/萬下降至2018年的0.82/萬,成效顯著。
此外,華大基因在廣東、廣西、云南等多個省份啟動“地中海貧血防控民生項目”,累計檢測樣本超18萬例;在HPV檢測方面,累計完成超過360萬例HPV檢測,發現33萬例陽性受檢者;在病原感染方面,在結核分枝桿菌等重大傳染疾病專項及包蟲檢測等產品取得重要突破。
不僅如此,2018年華大基因還聯合各地政府機構、殘聯、醫療機構、公益組織等在21個省份50余個城市圍繞“國際罕見病日”“全國愛耳日”“國際地貧日”“國際聾人節”等組織近百場公益宣傳和義診活動,為千余遺傳性疾病患者及家庭提供免費基因檢測和遺傳咨詢服務,為近萬名群眾科普基因知識。
面對未來的發展,華大基因表示,過去一年,我們遭受了經濟大環境的下行沖擊,以及眾多輿論風暴的洗禮和歷練,在挫折中起步,在暴風雨中成長。未來將繼續秉承基因科技造福民生的使命,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完成既定業績目標,確保公司在生物科技這個發展初期而又潛力巨大的行業中穩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