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事關民生之本,就業成為今年兩會上的一大熱詞。政府工作報告談到,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發力。這是第一次把就業優先政策置于宏觀政策層面,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并列。
在科銳國際副總裁李躍章看來,這釋放出一個積極而又明確的信號,新就業形態在未來將得到更多的支持。靈活用工等用人方式或將打造新的就業范本,并以此改善就業形勢,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在國際上有一個概念叫靈活用工滲透率,說的就是企業員工總量中通過第三方靈活用工的形式雇傭人數的比率,能夠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靈活度。”李躍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EC統計,滲透率最高的國家在英國,2017年超過了5%,美國、日本、法國等發達國家滲透率則在2%至3%之間,中國目前僅在1.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仍有巨大提升空間。”
在李躍章看來,從當下環境來看,人才轉型進度與企業轉型進度之間的矛盾成為出現就業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具體來看,我國部分地區正在實現由大力發展制造業向發展科技創新企業轉型。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企業對于新人才的需求也由生產線工人向現代服務業員工變化。“我們可以看到,一夜之間,東莞的工廠工人急劇減少,而新興行業諸如快遞、外賣以及互聯網酒店等新興行業出現了大量的用人需求。此外,經濟轉型與傳統求職偏好之間的矛盾亦為影響就業率的一個重要原因。”李躍章表示:“目前,我國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迅猛,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但從我國求職人員的就業觀念來看,原來喜歡去外企,現在是喜歡去國企或者考公務員。而現在,民營企業正在出現更多的機會。”
至于如何改善就業形勢,李躍章表示,首先應改變就業觀念,求職者可將目光放至公司乃至行業的發展而不是單純關注公司屬性;同時,有的放矢加強培訓,適應數字化經濟時代所出現的新崗位需求;此外,隨著政策扶持力度的增加,就業形勢也將隨之得到改善。
打破信息的不對等性亦為改善就業形勢過程中亟待落實的一個問題。“其實,我國市場上不乏優質人才以及優質就業機會,但因渠道未打通,雙方很難彼此觸及。”李躍章認為,社交招聘或將成為企業招人的重要趨勢。例如,科銳國際旗下的流量分發式招聘平臺“可汗”,通過移動端媒體吸引更多的優質人才,增強企業與候選人的多維溝通和粘性。
如果說社交招聘為企業招人提供了更高效的渠道,那么靈活用工將為企業用人模式提供了新的范本。伴隨著共享經濟的到來,傳統人力資源服務模式逐漸被變革,多元化的創新用工模式在重構組織與個人的關系中發揮著更大的效用,靈活用工正是共享經濟催生下的產物。
李躍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靈活用工主要分為三類,一為短期靈活用工,典型表現為第三方為企業中因孕產休假等臨時性人員空缺進行補位;二為崗位外包,指企業對于前臺、助理等支持性崗位的人員外包;三為業務外包,指企業將部分業務直接以BPO的形式交給專業人力資源公司進行管理。
李躍章表示,短期用工的形式正在變得越來越適用于當下的社會環境。對于年輕人而言,靈活用工的模式給了年輕人更多自由的空間,“可以工作半年,然后出去旅行三個月,這在傳統雇傭模式下是做不到的。”此外,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如果想要直接進入大企業作為正式雇員可能會很難,但通過靈活用工的形式,畢業新生經過培訓也有機會進到國際一流企業工作,能夠為其未來的就業發展提供支持。
李躍章分析稱:“一家公司可能會需要雇傭幾十名助理,此類崗位培訓成本高,且流動性大,如果將該崗位外包給第三方,不僅能夠免去培訓的麻煩,還能自如應對人員流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