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三大需求繼續回升 經濟內生動能增強

    2020-12-16 06: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三大需求繼續回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增速逐步向潛在水平回歸的可能性較大。

        民間投資增速轉正

        數據顯示,1至11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奇霖認為,推動民間投資累計增速轉正的最主要原因是訂單恢復。“如果沒訂單,現有產能還有不少閑置,企業是沒有動力去擴大投資的。”李奇霖說,目前國內需求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相比內需恢復,出口強勁讓民營企業更受益,對民間投資的拉動作用更大一些。支撐今年中國出口的一股重要力量是海外需求缺口,尤其是消費品的缺口,消費品處于產業鏈下游,主要是民企在生產。因此,出口回升讓民企訂單恢復得更快。

        此外,在今年信用環境整體寬松基礎上,政策還加大了對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根據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9月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增速為30.5%,連續11個月回升;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6%,近7個月增速連創有統計以來新高。“訂單回升、預期好轉,加上信貸政策重點支持,民間投資將繼續修復。”李奇霖說。

        消費持續增長有利條件多

        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增速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1至1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增速比1至10月加快0.8個百分點。進出口增長保持較快增長,11月進出口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

        “無論生產還是需求,都在穩步回升,四季度經濟增長有望比三季度加快。”付凌暉說,從下階段看,消費仍然是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

        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汽車受政策利好和新車型入市需求釋放等因素推動,今年下半年以來持續較快增長,近兩月產量均接近翻倍增長。

        付凌暉表示,下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有很多有利條件。隨著經濟在恢復,就業在擴大,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同時,企業效益在改善,加上近期已出臺一些促進消費增長的政策,如推進新一輪汽車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積極推動餐飲消費創新發展。從這些因素來看,消費持續回升有基礎、有條件。

        “擴大消費需求仍是下階段經濟復蘇的關鍵。”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國民經濟延續恢復態勢,生產繼續加快,需求處于上升通道,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下階段宏觀政策應繼續加強對內需恢復的支持力度,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促進有效需求提升,暢通國民經濟循環。

        增長動能切換初現端倪

        “目前來看,經濟運行逐步由政策帶動向市場內生增長轉變。”付凌暉表示,民間投資累計增速由負轉正反映了這樣的特點。

        莫尼塔研究報告認為,經濟增長動能切換已經初見端倪。投資內部結構開始出現分化,制造業高速增長。消費和服務業進一步改善,尤其可選消費保持高速增長。經濟內生動能逐漸增強,制造業和消費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預計,在出口、工業企業利潤均有望維持高位的情況下,明年制造業投資增速將有樂觀表現。

        “明年經濟運行有不少有利因素,經濟逐步向潛在增長水平回歸可能性較大。”付凌暉說,由于今年基數較低,從速度上來看,明年經濟增速可能會比較快。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