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推進金融創新 解決民企融資難問題

    2018-07-21 06: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去杠桿是當前的一項重大舉措,這對于防范金融風險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進程中,各方普遍關注民營企業會不會受到去杠桿的沖擊。決策層也密切關注到這一問題,并且提出了結構性去杠桿的要求。從現實情況看,隨著穩杠桿效果的不斷增強,需要在加快結構性去杠桿的同時推進金融體系創新,以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我國特定發展模式中的杠桿帶有鮮明的結構性特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去杠桿”所針對的突出矛盾,既有總量問題,但更有結構問題。過去幾年我國杠桿率的快速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杠桿率上升較快。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2008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國非金融部門杠桿率上升了114.6個百分點,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上升了67.1個百分點,對總杠桿率上升的貢獻率接近60%。企業杠桿中又以國有企業杠桿率更為突出。

        數據顯示,地方政府杠桿率比較高,債務增速過快,信用風險不斷累積,對金融安全帶來隱患。個別地方政府通過融資平臺公司、PPP、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變相舉債,實質上的杠桿率在提升。

        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通過一系列的舉措,尤其是對某些風險點的精準施策,有效地穩定了杠桿率水平,“拆彈”效果明顯。根據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的研究,2017年杠桿率增幅比2012-2016年杠桿率年均增幅低10.9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杠桿率比2017年高0.9個百分點,增幅同比收窄1.1個百分點,這為我國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穩杠桿取得初步成效后,要在經濟轉型中著力解決杠桿的結構性問題。防范杠桿率的再度加快上升,關鍵是通過經濟轉型解決杠桿率的結構性問題。過去幾年國有企業杠桿率和地方政府杠桿率偏高的態勢,在較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國在特定階段投資主導型、政府主導型增長方式的特點。與居民以及民營企業有所不同,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預算軟約束問題,這使得其杠桿率容易快速上升。中央有針對性地提出規范發展PPP和棚改等,就是強化財經紀律以強化約束。

        當然,要防范杠桿率的加快上升,根本出路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比如,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實現從管企業到管資本的轉變,同時全面處理“僵尸企業”,防止其繼續吞噬信貸資源,形成信貸黑洞。

        筆者認為,對地方政府,關鍵是“三個加快”:加快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責任劃分,明確經濟領域的地方政府支出責任;加快推進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構建地方穩定的財源,降低其對不規范融資的依賴;加快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禁止違法違規融資擔保。

        結構性去杠桿與改體系并行,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結構性去杠桿要去掉的是沒有強約束的杠桿,與保障民營企業等有真實需求的融資并不沖突。從供給看,民營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的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下,有著強約束。從需求看,民營企業當下面臨的突出矛盾與問題是融資難。由于多種原因,一刀切式的“去杠桿”,確實容易加大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度;有些企業通過非正式途徑融資,導致融資成本成為負擔明顯加大。

        怎么解決民營企業的融資難問題?既不能繼續“大水漫灌”地加杠桿,也不能“一刀切”地去杠桿。需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加快創新金融體系,做好金融的增量文章。

        除了加快發展多層融資體系、調整融資結構外,重點可以從兩個方面切入:

        一是加快民間金融發展,以適應民營企業融資需求。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一個原因在于與民營企業相匹配的民間金融發展滯后。這既需要加快民間金融開放,更需要加快完善金融監管。

        二是加快貸款技術創新,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這些年我國普惠銀行涌現了比較好的模式。既有以社區化為方向的一些農信社探索的模式,也有以數據驅動為方向的網商銀行和微商銀行等探索。這些探索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積累了比較好的經驗??梢赃M一步總結、提升、推廣,加快普惠金融貸款技術創新,同時也需要在流動性和監管層面予以相應的支持。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