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7月17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實現較快增長,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動力轉換加快,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為外貿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額14.12萬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出口7.51萬億元,同比增長4.9%;進口6.61萬億元,同比增長11.5%;順差9013.2億元,同比收窄26.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增速增快,高出整體增速2.5%。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昨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出口增速略好于預期的原因是貿易爭端推動的出口前移,以及匯率快速貶值導致計價因素發生變化。
他還指出,從公布的海關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增長動能有序轉換,外貿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當前進出口產品結構持續優化,部分裝備制造產品出口、優質消費品進口保持良好增勢。上半年汽車出口值增長15.1%,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值增長14.9%,水海產品進口值增長38.4%。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外貿綠色發展效果顯現。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增速高出全國整體7.8%,固體廢物進口量大幅減少,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量減少8.7%。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向更高層次推進。
談及下半年我國外貿走勢,申萬證券分析師孟祥娟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下半年外需走弱的影響將逐步顯現,而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級或令我國對美出口小幅承壓,維持全年人民幣計價出口增速較去年顯著回落的判斷,預計貨物貿易順差將較2017年縮窄,進而對2018年經濟增長形成向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