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川企十年跨越發展 災區經濟建設翻新篇

    2018-05-11 05:52  來源:證券時報

        十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給災區及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帶來重大影響。2008年,39個重災縣(市、區)經濟增速由上年的上升14.8%轉為下降2.2%,其中阿壩州汶川縣、德陽綿竹市、德陽什邡市等10個極重災縣(市、區)經濟下降25.3%。時光飛逝,十載光陰后,四川的經濟建設和資本市場已獲飛躍發展。

        四川省統計局最新發布的“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災區經濟發展報告顯示,從災區的經濟總量、人均水平,到工業、服務產業增加值,再到投資消費、居民收入,均為2008年的3倍左右。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對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的沖擊極為嚴重。東方電氣(6.10+0.00%)旗下的東方汽輪機廠漢旺基地幾成廢墟。宏達股份穿心店工廠大門口的冷卻塔完全倒塌,廠區內到處是殘垣斷壁;四川長虹、岷江水電也不同程度被地震波及。

        翻看十年前四川證監局的文字存檔,汶川大地震,對四川證券市場產生嚴重影響,四川轄區199家證券期貨營業網點的84%處于災區,涉及投資者240余萬,其中26家營業網點房屋損毀嚴重,大部分機構的營業用房都有不同程度裂縫。幾家主要資產在震中地區的上市公司遭受嚴重損失。

        震后四川證券市場平穩運行,經受住了考驗。四川證監局在辦公場所裂縫、危房無法正常辦公情況下,連夜在地下室召開緊急會議,布置當地證券營業部安全維護和應急處置,維護災區證券期貨市場正常交易。震后的5月13日股票期貨市場正常開市交易。

        十年間,四川長虹轉型成效顯現。2017年四川長虹加緊布局物聯網,加速推動面向服務的制造轉型。2017年,四川長虹完成營業收入776億元,同比增長15.57%,并創下1996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公司實現凈利潤3.56億元。

        縱觀上市川企,2017年四川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前十強門檻大幅提高提升至150億級。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證券時報駐四川記者第一時間就投入到采訪工作中。2008年5月14日,證券時報《多個營業部出現裂縫股民被勸網上交易》的報道迅速被轉載,成為5·12汶川大地震后首條見諸媒體的關于災區證券營業部的消息;5月16日,證券時報總部派出的第一批地震報道小組成員抵達四川;5月19日,《青山依舊在東方會更紅》使時任東方電氣董事長斯澤夫的這句話流行開來,成為以后各大媒體宣傳東方電氣的經典名言。

        回眸重建后的四川,經濟建設翻過新篇,早已不再是十年前的舊顏。而資本市場的發展也為地震災后重建輸送源源活水,為災區后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從投資驅動看,2009年到2017年39個重災縣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3.5萬億元。其中,2017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23.8億元,是2008年4.4倍,年均增長17.9%。災后恢復重建期間的2009年和2010年,10個極重災縣當年投資總額均超過千億元。什邡市、綿竹市、彭州市、安州區等2017年投資總額分別為2008年的7.3、7.3、5.4、5.2倍。

        從消費需求看,2017年,都江堰市、綿竹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10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8.1%和19.4%;綿陽市北川縣、廣元市青川縣年均增速分別達28.8%和18.4%。

        災區居民收入增加才是最顯著的成就。2008年,39個重災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10802元,2013年跨過2萬元,2017年跨過3萬元,達到30870元,是2008年的2.9倍,年均增長12.4%。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