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深市創新藥企乘借政策利好加速創新轉型 企業發展“向新而行”

    2024-03-17 17:29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田鵬

        近年來,受益于一系列扶持利好政策的接連出臺,我國創新藥產業加速駛入創新升級的“高速路”。近期,隨著“創新藥”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更是釋放出行業將加速發展的利好信號。

        事實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其培育發展受益于政策的扶持之外,更離不開資本與產業的高效協同。在這過程中,資本市場憑借資本資源配置功能,為產業創新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以深市為例,目前,共有250余家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截至記者發稿,已有133家公司通過業績預告、快報或年報等形式披露了2023年度經營業績,整體表現亮眼。

        市場人士表示,生物醫藥產業是創新驅動的產業,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戰場,對生物醫藥創新應當給予全鏈條的支持。

        創新藥企問計于“新”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塑造新質生產力的重點領域之一,一頭連著國家大計,一頭連著百姓民生,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更是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其中,創新藥更是重中之重。為此,我國政府不斷給予相應的扶持政策。

        例如,2023年12月13日,國家醫保局公布2023年醫保藥品目錄調整結果,共有25個創新藥品種參加,且創新藥談判優于整體水平;2024年2月份,《關于建立新上市化學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機制鼓勵高質量創新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鼓勵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品研發創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斷加固行業發展黃金機遇期,中國創新藥企更是逐步錨定優化成本、研發管線以及研發策略,重點投入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差異化創新項目,為后續創新藥的良性發展夯實了穩健的基礎。

        以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學術或商業的第三方機構)龍頭康龍化成為例,2019至2022年,公司收入復合增長率接近40%,2023年收入預計同比增長11%至14%,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自成立以來,公司高度重視技術與創新,為公司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活力以滿足客戶不斷發展的研發需求。2023年度研發投入金額較2022年度增長預計超過50%。”康龍化成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再比如,貝達藥業董事長丁列明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道:“公司成功研發上市的5款新藥,都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產品,在研的新藥項目同樣如此,我們還不斷深化國際科技合作,加快推進創新藥國外臨床研究及上市,搶占生物技術制高點,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和增進民生福祉多做新貢獻。”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2023年,受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創新藥投融資整體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多家藥企逐步優化其成本、研發管線以及研發策略,重點投入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差異化創新項目,為后續創新藥的良性發展夯實了穩健的基礎。

        加速開拓海外市場

        事實上,隨著國內創新藥企的研發能力不斷提升,走向國際市場已然成為其進一步檢驗和提升企業研發能力,審視產品戰略并提升收入和價值的主要道路之一。同時,疊加政策的大力推動,越來越多的創新藥企選擇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踏上“創新轉型、揚帆出海”的新賽道。

        例如,沃森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研發創新上對標全球布局生物醫藥行業前沿技術,已上市的8個人用疫苗產品(12個品規)均為自主研發生產,其中2019年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是國內研發的首個該品類肺炎疫苗,改變了國內重要專利藥市場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的局面。

        在這過程中,除了向海外直接出售商品,國內相關藥企還紛紛通過對外出售專利許可(License-out)來開拓海外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2023年我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至少發生120起,合計交易總金額接近850億美元。其中,2023年我國創新藥企對外授權合作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全年共發生70項License-out交易,較2022年增長32%;已披露的交易總金額超過465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69%。

        例如,智飛生物副董事長、副總裁蔣凌峰表示,在持續投入之下,智飛生物的產品矩陣新品種不斷涌現:全球首個上市、國內首款獲批緊急使用的重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智克威得;國家I類新藥、被世衛組織推薦用于診斷結核感染宜卡;近百年來全球首個上市的預防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人群發病的免疫制劑微卡等。

        “密集的出海交易,體現出中國創新藥企正在憑借實力獲得認可。”市場人士表示,其中,通過推進License-out,相關企業不僅可以將收取的授權許可費反哺自身研發投入,還可以向國際社會打響中國醫藥創新品牌。

    (編輯 才山丹)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