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民辦高校融資進程加速 漲學費、擴規模成致富密碼

    2021-07-23 00:37  來源:證券日報 謝若琳

        本報記者 謝若琳

        在教育版圖中,作為“現金奶牛”的民辦高校板塊一直不溫不火,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遠不及K12教育。今年以來,在政策法規明確后,民辦高校集團紛紛走上資本化道路,近一個月來,華南職業教育、中國通才教育、天有教育等教育集團相繼赴港上市。

        其中,中國通才教育是山西一所民辦高校機構,經營著山西工商學院;天有教育旗下經營武漢傳媒學院,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有學生1.11萬人。

        “目前資本市場上主流高校地域性明顯,大都在某一個省市擁有很強的影響力,從募資用途來看,集團性質的民辦高校已經進入擴張期,其上市后開展外延式并購,預計未來國內民辦高校集團化趨勢將更加明顯。”一位教育行業券商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板塊復蘇

        過去十幾年中,我國民營高校數量逐年增長。山證國際研報顯示,我國民辦普通本科院校數量(不包括獨立學院)由2009年的48所增加至2019年177所,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13.9%,增速遠高于公辦普通本科院校的1.4%。

        這得益于民辦教育的相關政策放寬。200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通過了《民辦教育促進法》,首次刪除了“不以營利為目的”這一表述,辦學者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可以取得合理回報。2016年11月份,《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獲得通過,修訂的關鍵詞是“促進”,明確對民辦學校實行分類管理,允許興辦營利性民辦學校。此后,國內教育資產證券化進程加快,多家教育類公司扎堆赴港上市,包括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團以及中教控股等高校集團。

        今年5月14日,修訂后的《民促法實施條例》正式落地。國泰君安研報認為,該條例落地,從法規層面真正消除了民辦高校板塊關于關聯交易、兼并收購、協議控制等方面政策的不確定性風險。

        東吳證券的吳勁草團隊認為,高教和職教行業估值有望修復,同時高校類公司本身在近3年-5年也處于內生增長+外延并購的黃金發展窗口期,成長確定性高。

        在此背景下,民辦高教集團再迎資本熱潮。天眼查APP顯示,2020年至今,有57家高校領域企業完成股權融資。近一個月來,華南職業教育、中國通才教育、天有教育等教育集團相繼赴港上市。

        民辦高校上市的好處非常明顯。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孫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民辦高校和公立大學相比,獲得政策資金支持較少,上市可以讓民辦高校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以加速民辦高校機構的整合、收割和合并,也會促進民辦高校之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讓民辦高校的經營更加透明。民辦高校是重資本和重資產的行業,民辦高??梢酝ㄟ^上市獲得資本,實現規?;l展,提升教師待遇,提升硬件設施,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成為中國教育體系中非常有益的補充。

        生財之道

        從收入方面來看,民辦高校的收入規模和利潤都是非??捎^的。2020年,18家在香港上市的高等教育和綜合教育類公司經調整年利潤率平均值為37%,其中,6家上市公司經調整2020年利潤率逾40%,排名前三的分別是中國科培(70.1%)、中國新華教育(67.9%)和嘉宏教育(48.5%)。

        以7月19日提交招股書的天有教育為例,公司旗下擁有武漢傳媒學院、武漢育才美術高級中學、黃岡天有、大悟天有四所學校及共同經營江漢大學設計學院。其核心收入來自擁有1.11萬學生的武漢傳媒學院,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2020財年,武漢傳媒學院營收為2.28億元。

        上述券商分析師表示,“從收入模式來看,民辦高校的收入主要依靠學費、住宿費等相關費用,如果要維持利潤增長,常用的是提高學費、擴大規模兩條路徑。”

        以7月16日在港交所掛牌的中國通才教育集團為例,在山西省太原市經營山西工商學院,2011年升格為山西省第一所民辦本科學院。盡管該校學生總數不斷增長(2011/2012學年的約8000名增至2020/2021學年的逾17000名),但集團收入增速緩慢,2018年8月31日至2020年8月31日,中國通才教育集團過去三年的營收分別為2.67億元、2.66億元、2.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45億元、1.38億元、1.43億元,增速停滯。

        再如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東軟教育,在2016/2017學年至2019/2020學年期間,以學費增長保證了集團的利潤增長。在這期間,其兩所主要院校的學費增長在25%-55%之間。這直接導致東軟教育2017年至2019年凈利由1.43億元穩定增長至1.75億元。

        但很多集團上市的目的是為了擴張,中國通才教育集團招股書顯示,全球發售所得款項用途約45%將用作山西工商學院北格校區第四期建設工程;約25%將用作收購或投資潛力巨大的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或收購一幅地塊;約20%將用作山西工商學院龍城校區教學樓及宿舍的翻新及升級項目、購買教學設備及家具等。

        “學費增長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擴大規模才是這些民辦高校集團當務之急。”上述分析師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港股上市的民辦高校集團共有超過27起收購事件,尤其是2019年出現了并購高峰,并購事件多達14起。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