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6月17日-19日,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1屆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發表了主題為《立足新起點,構建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演講。

王瑞祥表示,過去的一年,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持續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經濟遭遇重創。我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仍然實現了經濟正增長。中國汽車工業也在全球汽車普遍低迷的逆境中艱難前行,以全年產銷均超過2500萬輛的業績,為推動世界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汽車產業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1-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62.6萬輛和108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6.4%和36.6%,充分展示出中國汽車業強大的發展韌性和內生動力。
新形勢下、新挑戰中如何實現汽車工業高質量發展,王瑞祥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聚焦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汽車產業全球化發展的基礎。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劇、世界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斷點堵點頻現,轉型升級中的中國汽車業短板問題日益凸顯,使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受到嚴重影響。
二是要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要求。當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地球生態與環境,已為世界各國所關注。中國作為重要參與者和貢獻者,已做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莊嚴宣示。
三是要聚焦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當前,以人工智能為引領的新技術革命,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汽車作為與人類生活福祉緊密關聯的產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
王瑞祥稱,要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模塊化、通用化、標準化研究,加大產品研發與生產比重,增強核心競爭力。要積極推動節能汽車、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等多種技術路線競相發展,促進產業整體水平提升。全球汽車業要并肩聯手,形成發展合力,共同實現“雙碳”目標、保護地球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永續發展做出努力。
“要密切關注全球經濟與產業格局變化和創新版圖的重構,深入研究后疫情時代汽車產業的發展走勢和特點,未雨綢繆,提前布局。要聚焦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新技術發展趨勢,緊密聯系自身實際,科學規劃突破薄弱環節的技術路線和實施路徑。”王瑞祥表示,要繼續充分運用我國有利的政策環境和不斷升級的市場優勢,擴大新市場,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