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自行車在海外“賣爆”了。根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11億美元,創近25年來單季新高。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連續6個月實收GMV(成交總額)增長超過100%,10月份訂單量同比增長220%。今年1月至9月份,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產量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12月4日自行車概念股活躍。自行車行業“老字號”企業上海鳳凰報收14.38元/股,漲幅為4.43%;生產銷售自行車及零部件、助力車、電動平衡車等各類特種車輛和自行車相關配套產品的中路股份報收9.98元/股,漲幅為4.72%;自行車車把、立管等自行車配件龍頭企業信隆健康報收8.73元/股,漲幅為1.04%。
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鳳凰的海外自行車訂單已排至明年6月。上海鳳凰公告稱,系公司根據客戶訂單要求、公司供應鏈系統等方面情況綜合確定的結果,但訂單能否實現取決于公司現有產能等情況。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從事自行車出口業務的易路達車業(天津)股份有限公司,6-9月自行車訂單量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倍,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3倍多。其中,9月份就接到了700萬元訂單。
易路達相關負責人預計,今年營業額能達到5000萬元,接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4月份。工人加班加點,同時尋找其他工廠進行代工。
疫情悄然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業內人士指出,公共交通存在隱患,海外消費者紛紛選擇自行車作為運動和出行方式。另外,電商平臺快速發展,消費行為發生很大改變。“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三公里的問題,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私家車。自行車不會成為夕陽行業。此外,兒童自行車市場或成為一個風口,每個新生兒應該都會配備一輛兒童自行車,海外很少有兒童騎二手車。”該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國內自行車生產廠家越來越多。根據天眼查數據,我國目前有61萬余家經營范圍含“自行車”的企業。從地域分布看,廣東、江蘇、福建、浙江和山東自行車相關企業較集中。從工商登記數據看,我國今年前10月新增自行車相關企業13萬余家,同比增長51.53%。其中,第三季度新增超過4.9萬家相關企業,環比增長7.84%,同比增長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