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IMF是國際上最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之一,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影響力,其投資于中國資本市場,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我國資本市場開放,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并體現出國際投資者對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信心。”針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獲得RQFII資格一事,3月8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歡迎國際金融組織、主權基金等更多境外長期資金投資中國資本市場。
數據顯示,RQFII制度自2011年推出以來,截止到2018年底,從香港擴大到19個國家和地區,投資總額度為19400億元人民幣,共有233家境外機構獲得RQFII資格,獲批額度6467億元人民幣。
為了進一步擴大開放,證監會近日對RQFII制度進行了重大改革,今年1月31日,證監會發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管理辦法》),將QFII、RQFII兩項制度合二為一,以QFII規則為基礎,吸收合并RQFII規則的內容,并整合QFII制度兩個專項規定,目的在于實施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進更多境外長期資金。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逐步擴大,對QFII和RQFII的整合有助于引進境外長期資金、優化投資者結構、引導價值投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同時,也有利于A股市場國際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