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微信

    證券日報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產經評論 > 正文

    布局手術機器人需有“生態”意識

    2025-05-23 23:32  來源:證券日報 

        ■金婉霞

        中國智造的迅速崛起,讓國產手術機器人實現了從“跟跑”轉向“并跑”。然而,手術機器人能否在一線醫院實現大范圍推廣,關鍵不僅在于是否“造得出來”,更在于能否“用得起來”“用得順手”。在筆者看來,決定一款機器人能否從“高精尖展示樣機”成長為“臨床主力裝備”,不是單點技術的突破,而是其背后是否具備完整、高效、可持續的“使用生態”。

        首先,必須“術者友好”。醫生是否愿用、敢用、常用,取決于設備操作邏輯與臨床習慣的契合程度、術式適配的靈活性、術中導航與流程的流暢度以及術后數據是否能夠及時復盤和反饋等。目前,部分國產系統雖在硬件結構上已達國際水準,但存在術中指令響應延遲、手柄靈敏度調校不精準等細節“差異”,往往直接影響著醫生對系統的整體感知,進而制約其使用頻率。

        其次,手術機器人要形成“閉環服務生態”。醫院在采購設備時,越來越重視的不僅是設備本身的參數,更是設備在整個生命周期的運維保障能力。部分國產設備在首次部署后仍需企業工程師高頻現場維護,一旦運維團隊跟不上,設備“躺倉庫”的現象就會發生。這會從根本上動搖醫生對國產設備的信任,也不利于形成術式穩定積累。

        從國際經驗來看,醫療機器人產品的普及,往往要經歷“十年磨一劍”的生態建設周期。以全球第一臺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達芬奇為例,其在初期研發之外,便投入了大量資源用于醫生培訓系統及術式標準的建設,以及全球維修服務網絡的鋪設。

        如何構建適合中國手術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使用生態”。從企業端來看,制造企業可與醫院、醫生、科研機構共同打造“臨床—工程—培訓—維護”一體化生態體系,通過構建手術數據共享平臺、建立術式標準協作機制、推動多中心真實世界數據采集等,加快從“設備提供商”走向“解決方案共建者”。

        從政策端來看,除了推動符合標準的機器人術式納入醫保支付目錄,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提高手術機器人的可及性外,還可以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設立機器人模塊。通過系統化的培訓,讓更多醫生掌握手術機器人的操作技能,為手術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培養人才。這些措施將有助于國產設備“用得上”“用得穩”“用得久”。

        總而言之,中國手術機器人企業要想實現跨越,不僅要“專注研發”,更要“布局生態”,在產品之外構建全鏈條支撐體系。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戶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