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文湘
今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市場迎來快速增長。5月23日,市場分析機構科納仕經濟信息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analys”)發布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同比增長13%,出貨量達4660萬臺。
市場需求釋放
上述報告顯示,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以及市場需求回升,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帶設備整體增長加速,基礎手環、基礎手表以及智能手表三大主要產品品類均實現增長,成為推動市場擴張的主要動力。出貨量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是小米、蘋果、華為、三星以及佳明。
Canalys表示,隨著硬件盈利空間持續收緊,可穿戴腕帶設備市場正從“硬件驅動”向“生態驅動”轉型,廠商正在加快平臺和服務的開發,以提升用戶留存并推動可持續營收。
Canalys發布另一份報告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另一可穿戴類別真無線耳機(TWS)市場強勁反彈,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18%,達到7800萬臺,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最高增速。對此,Canalys認為,此次增長得益于廠商在地域和價格層級上的雙重擴張策略,領先的生態系統廠商正通過全球擴張策略持續推動市場增長。
“TWS耳機的電池壽命普遍在2年至3年,2021年至2022年是TWS耳機銷售大年,兩年間售出的設備超過6億副,當前已進入更換期,推動了大量用戶集中換新,形成周期性需求高峰。”頭豹研究院分析師趙啟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蘋果等頭部品牌新品發布、中國家電與3C補貼政策、新興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開放式耳機形態的興起等因素,也刺激了今年TWS耳機市場的增長。
在趙啟銳看來,用戶換機潮將在2025年逐步兌現,成為驅動TWS耳機行業基本盤的重要因素。同時,TWS耳機在軟件功能上的差異化,將成為高端TWS耳機廠商的產品戰略。預計今年后續TWS耳機銷售情況還會有小幅的穩健增長。
AI賦能加速
值得關注的是,AI(人工智能)與可穿戴設備的結合,有望成為行業后續發展的推動力量,多家行業上下游上市公司正在加速推動相關布局。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稱,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95億元,同比增加52.25%,主要原因系智能可穿戴市場持續增長。同時,報告期內,公司智能手表芯片銷售占比提升,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自研了新一代低功耗高速接口技術,極大優化了可穿戴設備上運行AI的功耗,延長了電池使用時間。
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在原有AI眼鏡產品合作基礎上,與全球互聯網頭部客戶成功開拓AI眼鏡配件類業務,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矩陣。
集邦咨詢顧問(深圳)有限公司(TrendForce)分析師曾伯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智能穿戴設備目前多以手環與手表為主要產品。若2025年AI技術更加成熟,血糖測量等醫療保健功能有所突破,預期將有效轉化為市場動能,推動其全球出貨量的增長。以AI為核心的醫療設備,以及現有腕戴設備向智能戒指的轉移,都是智能穿戴設備發展的關鍵。
“我們預計,包括但不限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語音交互助手、AI生理分析、AI自適應降噪等功能,在TWS耳機上的應用滲透速度將持續加快,廠商的產品差異化戰略將成為消費者存量替換的推動力。”趙啟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