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梁傲男
端午假期的腳步漸行漸近,從龍舟競渡到非遺手作,從時令美食到微度假體驗,傳統節日正以創新姿態釋放消費新動能,為暑期旅游旺季奏響序曲。
綜合多家在線旅游平臺的預訂數據來看,今年端午節假期恰逢兒童節,親子游和家庭游成為出行主力軍。旅游市場以短途游為主,本地民俗游等特色主題產品的預訂熱度高漲。
民俗體驗游熱度持續上升
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文化基因正在文旅融合中煥發新生。各地積極挖掘地域特色,將傳統習俗轉化為可參與、可感知的體驗場景,形成獨特的文化吸引力。
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重要民俗活動之一。同程旅行數據顯示,截至5月19日的一周內,“龍舟”相關關鍵詞搜索量環比增長270%。美團旅行數據顯示,5月1日以來,“龍舟基地”搜索量同比增長216%,“龍舟文化園”搜索量同比增長147%,溫州、佛山、廣州、青島、杭州、南京、東莞、蘇州、寧波、成都成為“龍舟基地”搜索十大目的地城市。
“龍舟文化”作為端午節的核心IP,正吸引著大批游客觀賽和消費,并衍生出多層次的消費場景,對本地的吃、住、娛一站式消費帶動效應明顯。美團旅行數據顯示,自5月1日起,端午特色傳統美食“龍船飯”的搜索量同比增長了183%。游客在觀看劃龍舟比賽后,品嘗龍船飯和粽子,已成為端午假期獨特的旅游方式。
民俗體驗也是今年端午節期間文旅消費的核心亮點。在端午節期間,游客可以在湖南汨羅——龍舟文化的發源地參與江燈祈福、包牛角粽,感受屈原故里的文化厚重感。烏鎮推出了“長街粽宴”和五毒香囊制作,游客可以在師傅的指導下學習五芳齋裹粽技藝。在安徽宏村,游客可以體驗微縮龍舟賽、打糍粑、艾草香囊DIY等活動。
美團旅行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項目和活動,有效推動了端午旅游熱度的升溫,激發了文旅消費新活力,帶動了相關產業協同發展,為即將到來的暑期旅游旺季釋放了積極信號。”
以本地游和周邊游為主
受限于三天假期,端午假期以本地游和周邊游為主,高鐵或自駕的出行方式成為游客的主流選擇。
馬蜂窩大數據顯示,截至5月21日的一周內,各地“周邊游”熱度平均漲幅超過50%,“自駕”相關熱度平均漲幅超過65%。攜程數據顯示,本地游及周邊游占比達50%,周邊游預訂量同比增長23%,市場整體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從2025年端午假期十大熱門鐵路線路來看,熱門線路集中在京津冀、川渝、珠三角、湘贛鄂等城市群,且多以相鄰的城市為主。從熱門目的地來看,國內熱門目的地前十名分別為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杭州、青島、重慶、廣州、天津、長沙。從客源地來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地區游客的周邊出行需求較旺。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端午假期,“追逐時令美食”成為游客出行的新動力。
湖北潛江、荊州憑借油燜大蝦與稻田蝦的招牌美味,吸引眾多食客奔赴當地,親身體驗捕蝦、烹蝦的樂趣,感受田園生活的質樸與歡樂;廣東高州、增城的荔枝采摘活動以及浙江余姚的楊梅酒制作體驗,巧妙地將美食探索與當地文化緊密相連,讓游客在品嘗美味的同時,深入了解地域特色文化;福建霞浦的蟶子宴搭配灘涂趕?;顒?,為游客帶來獨特的海鮮美食體驗與海洋文化感受……去哪兒數據顯示,前往潛江、荊州、青島、寧波、舟山等城市的火車票預約量同比增長明顯,酒店預訂量增長超三成,且仍在持續增長。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傳統節日正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更全面地滿足人們對文旅消費在文化體驗、美食享受等多方面的深層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