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5月23日晚間,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告,對此前發布的主要股東增持股份、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了“刷新”。同時,廣東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中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發布了首次回購的公告。浙江亨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也發布了控股股東增持計劃的最新進展。
從相關公司發布增持、回購計劃到執行操作的時間來看,部分公司在發布計劃之后,較短的時間內即著手實施,出手較為迅捷。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對于市值管理、內部管理、股東回報的重視程度正在持續提升,政策的支持也提供了助力。雙重力量推動之下,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出手增持、上市公司發布回購股份計劃的案例數量和規模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
梳理相關上市公司的公告可知,從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實施增持的目的來看,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有信心被頻繁提及。
同時,對于發布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而言,增強投資者信心是被提及較多的原因?;刭彽墓煞莺罄m也將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或者用于注銷并減少資本?;刭徆煞莺蟊蛔N也被稱為注銷式回購,行業人士認為,注銷式回購有助于優化資本結構、提升每股收益,維護股東權益。
福州公孫策公關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軍豪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或主要股東增持,這些行為不僅能緩解外部沖擊帶來的市場波動,還能通過優化股權結構、提升治理能力,推動企業長期價值釋放。
此外,主要股東出手增持和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的背后,專項貸款的助力備受關注。近段時間以來,陸續有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收到專項貸款承諾函。也有公司發布公告稱,將此前發布的回購方案中,關于資金的來源由“自有資金”調整為“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含銀行回購專項貸款等)”。
“政策工具創新與制度完善,為主要股東出手增持、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隨著政策工具的持續優化與企業治理能力的提升,增持和回購有望成為常態化的市值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