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理財頻道 > 理財 > 正文

    諾亞財富獨董陳志武:財富管理是中國未來金融行業里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

    2020-11-10 00:30  來源:證券日報

        諾亞,作為財富管理行業的標桿性企業,擁有一套成熟的公司治理體系。

        2014年,即諾亞財富紐交所上市4年后,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以獨立董事的身份加入諾亞董事會,他對諾亞財富的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是諾亞財富從勝利走向輝煌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

        據介紹,早在2002年,作為訪問學者,陳志武在一次清華大學投資管理講習班上,認識了當時作為學員的諾亞創始人汪靜波。從成立到2010年上市前夕,諾亞財富,作為中國進入財富管理行業的先行者,其業務處于慢慢摸索階段,主要是通過和紅杉、IDG等PE基金合作,作為他們的LP,做資金通道業務,將優質的PE基金產品推薦給中國的高凈值和超高凈值客戶。

        2010年上市,是諾亞財富發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嶺。上市不僅僅為諾亞帶來了資金支持,更帶來了投資者的信任,為其日后的開疆拓土奠定了信任基礎。

        “其上市具有兩方面的效應。一方面,對于財富管理行業本身來說,具有示范效應,在諾亞上市后,很多財富管理公司剝繭而出,紛紛赴海外上市,帶動了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紐交所上市也進一步鞏固了諾亞作為行業領先地位。在財富管理行業,客戶的信任和品牌是非常關鍵的,諾亞上市后得到了國際資本的信任和認可,打開了知名度,這對于其日后的業務拓展是大有裨益的。”

        而上市十周年來,從陳志武的觀察來看,諾亞財富的業務模式和業務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2010年歌斐資產成立之前,諾亞主要是幫助PE基金、信托公司等發行產品,所以當時只是一個做基金和信托產品的代銷公司。但是從2010年成立歌斐資產后,諾亞不僅僅代銷其他基金公司的產品,而且還銷售自己的產品。歌斐資產,作為一家資產管理公司,開發了各類產品,產品線非常廣泛,既包括一級市場的產品,也包括二級市場的產品。具體來看,歌斐資產的產品池包括資管產品、母基金、對沖基金、PE基金、房地產基金、甚至海外基金等。這就大大擴展了其母公司諾亞財富的產品范圍,也提高了其銷售利潤率。”

        從2010年成立歌斐資產到現在短短的十年里,歌斐資產的管理規模已經達到1594億元左右,這對于在美國工作多年的陳志武來講,這種發展速度在全球都是非常罕見的,這也足以說明諾亞和歌斐的資產管理能力和對投資者的吸引程度。

        對于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的發展展望,陳志武認為,這是未來中國金融行業里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老百姓對理財的需求非常旺盛,而財富管理行業正是滿足了這一需求。

        陳志武表示,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國經濟的重點搞活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農產品的多樣性。從1992年鄧小平南行講話到2008年金融危機,中國經濟的重點是發展工業,發展制造業。而從2008年之后,中國慢慢地轉向財富型社會。道理很簡單,一方面,生產制造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很多的財富,積累了很多的利潤;另一方面,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從1998年開始市場化到2008年左右,經過了十年的泡沫化發展,給很多的個人和家庭帶來了很多的房地產財富。

        那么,問題就來了,如何讓到手的財富和資產進一步升值。如何讓100多萬億的人民幣財富保值升值,這對諾亞財富等財富公司來說,既帶來了機會,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諾亞,一個擁有將近33萬高凈值客戶的財富公司,其資產規模仍然處于不斷攀升的過程中。如果公司未來持續加大創新,特別是產品開發、風險管理方面的投入繼續加大,那么諾亞的未來發展機會會更多,前景將會更廣闊。”陳志武對于諾亞是寄予厚望的,他認為,因為財富管理是中國未來金融行業里發展潛力最大的領域,而諾亞終將繼續引領行業前行。(CIS)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kbd id="yqwgi"><tr id="yqwgi"></tr></kbd>
  • <source id="yqwgi"></source>
    <li id="yqwgi"><rt id="yqwgi"></rt></li>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