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國慶節前后,受跨季資金面波動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曾出現過短暫的小幅反彈,但節后資金面回歸寬松狀態,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重回下降通道。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統計,上周(2019年10月14日-2019年10月20日),理財市場各類產品收益率普遍下降,其中互聯網寶寶產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2%,環比下跌2BP;人民幣非結構性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01%,環比下跌5BP;貨幣基金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3%,環比下降2BP;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雖然環比上漲8BP,但是結構性產品的平均上限不代表產品收益走勢。
具體來看,上周,互聯網寶寶產品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為2.42%,與前一周相比下跌2BP。從不同類型銷售平臺來看,上周銀行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48%,代銷系寶寶平均收益率均為2.43%,基金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39%,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36%。銀行系和基金系寶寶收益率均下降,第三方支付系寶寶收益率與上周持平,代銷系寶寶收益率略有上升。
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01%,較前一周下降5BP,距離“破4”僅一步之遙。此外,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95%,較前一周下降了70BP。
另外,在貨幣基金方面,上周此類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2.43%,環比下降2BP。其中,有2只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超過4%,30只貨幣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3%~4%之間。
業內人士認為,在流動性寬松背景下,未來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收益率仍有進一步下跌空間,四季度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大概率會跌至4%以下。
上周,理財市場各類產品收益率普遍下降,除了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環比上漲。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結構性存款產品發行數量120只,較前一周減少了9只,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4.1%,環比上漲8BP。
此外,近一個月以來,監管層對結構性存款連發文件,也顯示出其整治決心。10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規范結構性存款市場的發展?!锻ㄖ分赋?,結構性存款市場目前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銀行“無牌”經營,根據《通知》,銀行需要具備普通類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二是假結構性存款占比太高,銀行高息攬儲目的顯露無疑;三是銀行銷售不規范,向投資者傳遞出結構性存款“保本保息高利率”的錯誤觀念。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強監管之下,假結構性存款將受到約束,部分銀行將被迫調整產品的收益結構,今后能達到收益率上限的結構性存款比例將會下降,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減弱,結構性存款總規模有可能會有所壓降。此外,由于真結構性存款的比例逐漸提升,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將會有所下降。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