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持續演繹,在此背景下,上半年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90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少1.39億元,中信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廣發證券、招商證券位居前五。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公募基金2022年中期報告披露的股票交易量為11.79萬億元,去年同期為11.6萬億元。雖然股票交易量有所增加,但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為90.36億元。
上半年,有31家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超過1億元,去年同期該數量為28家。其中,中信證券以6.01億元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位列上半年第一,長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廣發證券等3家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均超過4億元。
雖然分倉傭金收入同比下降7.1%,中信證券依舊穩居第一。長江證券的分倉傭金收入也有所減少,排名第二。中信建投證券則躋身前三,分倉傭金收入為4.82億元,和長江證券的分倉傭金收入幾乎相當。此前排名第三的廣發證券則滑落至第四名。
此外,與去年同期相比,興業證券從第6名下滑至第10名,中泰證券則退出前十,位列第13名。國泰君安證券排名則從第11名升至第8名,海通證券的排名也有所上升,從第7名升至第6名。
對比去年同期數據,有44家券商上半年分倉收入實現逆勢增長,其中有8家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實現翻倍。傭金超過1億元的券商中,增幅最大的是民生證券,上半年實現傭金分倉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332.4%。
此外,上半年分倉傭金收入增幅最高的是德邦證券,分倉傭金收入達7876.82萬元,同比增長1271.46%,行業排名從去年的70名開外直接上升到30名附近。
近年來,證券行業一直在致力于全面轉型,重構券商研究所業務模式是其中重要一環。在投資者機構化的趨勢下,公募基金客戶對券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最直接的一點體現在,“公募基金傭金收入”是證券公司內部重要的業務指標。對于在資產規模等方面相對薄弱的中小型券商而言,其實現彎道超車的突破點往往為輕資本業務。研究所便成為了不少中小型券商優先發力的方向之一。今年上半年,便有不少券商研究所從零起步打造賣方研究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