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銀行App集中關停與整合的趨勢仍在延續。近日,珠海華潤銀行發布公告,正式宣布旗下“潤錢包App”終止服務。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多家銀行紛紛對旗下App進行調整,其中,信用卡類及直銷銀行類App成為關停與整合的重點領域。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銀行關?;蛘掀煜翧pp是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趨勢,核心目標是“減負”與“增效”。“減負”即精簡非核心應用,降低運營成本;“增效”則通過功能集中提升用戶體驗,助力銀行精準分析需求、強化智能服務。這體現了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深化趨勢,未來銀行將進一步精簡應用,聚焦智能便捷服務。
信用卡和直銷銀行App
成整合重點
近日,珠海華潤銀行發布公告稱,潤錢包App將于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停止服務,原App內功能(包括注冊登錄、余額、優惠券等)將全面遷移至華潤銀行App,實現“一個客戶、多個產品”的一站式服務。
從行業來看,近年來,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及城商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正加快對旗下App的梳理與整合。其中,信用卡類App和直銷銀行類App成為關停與整合的重點領域。
今年3月31日,北京農商銀行將旗下信用卡App“鳳凰信用卡”的業務功能遷移至北京農商銀行手機銀行App。此前,渤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四川農商聯合銀行等多家銀行的信用卡App已先后停止服務。目前,從手機應用商店可見,現存可供下載的信用卡App主要集中于國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的信用卡App已所剩無幾。
相較于信用卡App的逐步退場,直銷銀行App的關停和整合更受關注。5月26日,北京銀行公告稱,其直銷銀行App服務已于6月25日遷移至手機銀行“京彩生活”;民生銀行、漢口銀行、東莞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去年對旗下直銷銀行App進行關停下線或服務遷移至手機銀行App。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信用卡類和直銷銀行類App成為關停與整合的重點領域,一是當前信用卡行業整體處于組織架構的變革之中,二是直銷銀行與手機銀行各項功能、定位高度重合,已難以適應當前行業形勢下的發展路徑。關停和整合作為銀行機構的“減負”舉措,能夠更好地助力其他手機App業務的輕裝上陣。
邁向場景化、生態化
和智能化
銀行業對App的關停與整合并非突發,而是始于數年前的行業調整,如今已成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標志。
2017年,部分國有大行及股份制銀行率先啟動渠道優化,初步整合直銷銀行、信用卡等專項App;2019年起,隨著多家銀行下架直銷銀行App,整合進程提速;2023年至2024年,銀行App關停整合速度進一步加快、范圍持續擴大,從頭部銀行延伸至城商行、農商行。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高政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銀行App集中關停與整合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銀行正從廣撒網式運營轉向精準化深耕,通過縮減低活躍度、功能冗余的App,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與降本增效;二是隨著行業從增量擴張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銀行更注重提升用戶體驗與運營效率;三是部分App因功能可替代性高、運營成本大,逐漸成為整合的重點對象。
此外,監管政策也加速了這一進程。2024年9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的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加強移動應用統籌管理,建立移動應用臺賬,完善準入退出機制,統籌各部門及各分支機構的移動應用建設規劃,合理控制移動應用數量。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影響來看,對銀行而言,關?;蛘喜糠諥pp,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相關銀行降低技術維護和運營成本,集中資源優化核心功能,從而精準把握用戶需求,打造更具用戶黏性、差異化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拳頭App,助力行業持續向智能化、場景化方向發展。對用戶而言,更為合規精簡的App,也能夠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與獲得感,增強用戶對銀行品牌的認可度。
高政揚認為,從長遠來看,通過關?;蛘系托pp,銀行可更精準地捕捉用戶需求,推動服務從“工具導向”向“場景化、生態化”方向升級,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因此,長期而言,App整合將助力銀行在數字化轉型中實現效率提升與競爭力增強。
談及未來發展方向,高政揚表示,銀行App或將呈現場景化、生態化、智能化三大趨勢。首先,場景融合將更加深入,突破單一金融場景,嵌入消費、教育、養老、生活服務等高頻生活場景,構建“金融+場景生態”閉環;其次,生態整合將更加全面,打造覆蓋支付、貸款、理財、權益等多領域的綜合金融服務生態;最后,科技賦能將推動智能化升級,例如,借助AI智能助手,實現快速響應、復雜問題一鍵解決等功能,提升用戶體驗感,增強用戶黏性。